星岛日报:英国想崇儒 香港要反思——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星岛日报:英国想崇儒 香港要反思
2009年02月26日 14: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2月26日电 香港《星岛日报》25日发表社论说,当香港学校绞尽脑汁如何增加英语教学课时及提升学生英文水平之际,英国教育官员,却打算在当地所有公校引入普通话和儒学课程。近年儒家学说在香港中学课程所占的比重,愈来愈轻;传统基础教育强调儒家对品格修养的重要,更显可贵。

  社论摘录如下:

  当香港学校绞尽脑汁如何增加英语教学课时及提升学生英文水平之际,英国教育官员,却打算在当地所有公校引入普通话和儒学课程。

  在英国儿童、学校及家庭部中专责学校和学习事务的部长奈特,结束北京考察之行回国后,提出这个构思,希望透过儒家尊重知识的传统文化,提升英国学生的整体成绩。

  从政治和经济层面来看,不待政府推动,西方对普通话和中国文化的兴趣,正随中国壮大而日增,选修普通话作为外语的人愈来愈多。另一方面,中国亦透过在海外设立孔子学院,希望起到类似英国文化协会的作用,在国际上发挥文化软实力。奈特与北京孔子学院总部讨论在英国公校建立孔子课堂网络,有助双方透过文化交流互利互惠。

  重家庭教育 西方渐欣赏

  内地近年多了提倡儒学的声音。放诸现代社会,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经济起飞,成为“亚洲四小龙”。当时已经有人指出“四小龙”的共通点,是同受到儒家文化传统影响。

  英国教育部门统计,当地华裔学生无论是十一岁还是中学毕业,平均成绩都冠绝所有族裔。奈特相信这是得力于儒家文化对家庭和教育的尊重。

  无论是从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提升成绩的角度出发,都只是停留在从功能和利益角度去接触儒学,忽略了儒家文化的“仁义”精髓。相比之下,香港传统基础教育强调儒家对品格修养的重要,更显可贵。

  近年儒家学说在香港中学课程所占的比重,愈来愈轻。中国语文科取消范文之后,除非学校有开设中国文化科,否则《论语》、《孟子》等课文更属“可有可无”。

  扬文化精髓 要靠双活化

  外国学生用现代化译本学四书五经,虽欠原汁原味,至少毋须被文言文吓怕,感觉上比较容易入手。香港学生要从四书五经得益,要过两道“活化”关,其一是教师要把数千年前的文字以现代化的语言准确诠释,达到类似“母语教学”效果;其二是如何结合今天现实生活,令学生不致觉得这些人生道理是宣扬愚忠愚孝的迂腐八股。

  例如,在今天追求民主平等的社会,大家会觉得儒家当年提倡的君主和阶级制度落伍,但当中的“国以民为本”观念,到今天仍然能够与“以人为本”理念遥相呼应。

  春秋时代诸子争鸣,是中国以至世界哲学思想最璀璨的年代,儒家以至诸子学说,都蕴含不少文化精髓。活学当年很多大道理,也适合活用于今天的日常生活小节。这需要教师协助学生在语文、历史、通识和德育之间融会贯通,珍惜这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并代代相传,不致“礼失而求诸野”。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