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先驱报:中国人“不消费”是个伪命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中文先驱报:中国人“不消费”是个伪命题
2009年09月29日 09: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9月29日电 新西兰中文《先驱报》当地时间29日刊文说,福特汽车等跨国巨头近来纷纷在华扩大生产能力,主要着眼点自然是中国国内市场,这表明中国已经出现了中高端制造业投资和中高端产品消费良性互动的局面。这说明,中国人“不消费”是个伪命题。

  文章摘编如下:

  在日前的20国集团(G20)峰会上,美国希望各国能承诺推动全球经济重新平衡。按照美国提出的讨论方案,中国将提振国内需求,世界将降低对美国消费者的依赖,而欧洲则将鼓励投资。

  至少从方案的字面看,美国和中国在纠正全球经济失衡方面应该负同等责任,也就是说,美国人要改掉过度消费的毛病,而中国人则要甩掉“不消费”的帽子。但这恰恰混淆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事实上,有了美国的过度消费,才会有中国的大量对美出口、对美贸易出现巨额顺差。美国总统奥巴马不久前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表示:我们不能再回到中国、德国以及其它国家将所有东西都卖给我们的时代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正因为美国过度消费,才为中国、德国等国家的产品创造了出口市场,这个市场是客观存在的,中国企业(包括大量在华外资企业)不去占领,也会有其它国家的企业去填补。

  中国近几年之所以对美国出现大量贸易顺差,根本原因是中国在目前发展阶段最擅长生产的东西正是美国市场大量需要的东西。美国出现巨额对华贸易逆差,首先是它自己的产业结构出现了问题,即低端制造业的竞争力过快萎缩,而它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目前在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消费市场还不够成熟。

  许多经济学家已经注意到,中国的外贸顺差是在2003年以后才开始大幅跃升的,而那正是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以后,即达到了邓小平所说的小康水平。在这一阶段,中国的中、低端制造能力空前提高,而对中、高端产品的消费能力却还没能明显上一个台阶。美、中两国的这种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一对接,自然会出现中国赚美国钱容易、美国赚中国钱难的局面,其结果就是中国有大量赚到的钱花不出去,形成中国人“不消费”的假象。

  因此,2003至2007年期间,中国人不是不消费,而是中、低端消费市场出现了增长瓶颈,较高端消费市场还不具备起飞条件。2008年,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3000美元,正式迈过了国际上公认的汽车消费时代门槛。在随后的2009年,尽管遭遇了空前严峻的全球经济危机,但中国的轿车销售仍然出现井喷式增长。高级经济学家预计,中国今年的汽车销量有望超过1300万辆,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国。伴随着中国对中、高端产品的消费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中国的外贸形势也出现了明显变化。

  有人当然会将中国目前的进出口形势归因于经济刺激政策,并认为不能提振国内消费,仍然难改中国人“不消费”的局面。但事情也有另一面:如果产能的提高更多体现在制造业升级方面,则会降低中、高端产品的消费门槛,推进中国消费升级。

  福特汽车等跨国巨头近来纷纷在华扩大汽车生产能力,他们的主要着眼点自然是中国国内市场,这表明,中国已经出现了中、高端制造业投资和中、高端产品消费良性互动的局面。这进一步说明,中国人“不消费”是个伪命题。(刘罡)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