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侨报:不去靖国神社的日本亲台议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文报摘
    新华侨报:不去靖国神社的日本亲台议员
2010年05月06日 15: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川上义博(《日本新华侨报》图)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5月6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6日刊出对日本参议院议员、民主党外委会主任川上义博的专访。这位日本政界“亲台派”人物表示,从来不去靖国神社,对那些引导日本走向战争的人或事无法做到低头默哀。他认为,日中双方都应把关系朝好的、更深的方向推进。中国唐朝曾任用当时日本一个“遣唐使”做大臣;日本今后也应有这样心胸,把国家建设成这样才行。

  文章摘编如下:

  4月29日下午,记者走进日本参议院议员、民主党国会对策委员会常务副委员长、民主党外委会主任川上义博的办公室,首先看见书架上摆放着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与他在人民大会堂握手的照片。

  去年12月,日本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率领有146位国会议员参加的大型代表团访问中国,川上义博是代表团成员之一。当时,日本媒体有报道称,胡锦涛总书记与来访的日本国会议员分别握手、合影留念,平均每人4秒钟。

  记者还了解到,川上义博还是日本国会中“日华议员恳谈会”的成员之一,属于日本政界中的“亲台派”人物之一,同时,他多年参与日本外交、安保、外国人参政等方面的研究和活动。听听他的想法,应该对了解日本以及中日关系未来走向是有益的。

  记者:我了解到,您还是日本国会中“日华议员恳谈会”的成员,也多次访问台湾,被人称为日本政界里面的“亲台派”。近年来,台海两岸关系有了很大的转变。有人说日本政界的“亲台派”对此是不高兴的,请您对此谈谈看法。

  川上义博:没错,我是日本国会里面“日台议员恳谈会”的成员。现在,实现了“三通”以后,台海两岸来往越来越频繁,我认为这是好事,很好的事情。我要重复地说一遍,自从实行了“三通”以后,两岸在贸易、投资、旅游等等方面的交流活动越来越频繁,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台湾很多企业进入大陆以后,促进了大陆的发展。这种好的迹象应该让它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才对。

  记者:据我了解,日本国会中一些议员即参加“日华议员恳谈会”,也参加“日中议员联盟”,您也是这样吗?因为这里面不仅牵扯到一个两岸关系的认识问题,还涉及到一个历史认识问题。

  川上义博:在我看来,日中之间已经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通过这个联盟来帮助解决了。

  还有就是靖国神社,我是从来不去的。那场战争让日本死了许多年轻人,包括后来的“特攻队”。是发动战争的决策者,让那些年轻人毫无意义地走向死亡,他们有几百万人啊!现在,让我跟着这些战争决策者的后代,到靖国神社去对死亡者说“你们辛苦啦”、“我们非常感谢你们所做出的努力”、“我们对你们所做出的工作表示非常感谢”,我能说吗?我说得出口吗?我能向他们低头默哀吗?对那些战争指导者,对那些引导日本走向战争的人或事,我是无法做到低头默哀的,我也不会向他们敬礼。我只想跟他们说,想骂他们是“混蛋”,所以我不去靖国神社参拜。

  记者:您长期研究外交问题。在您看来,民主党政权为什么和美国的关系越来越不好,在这种时候,您是怎样看待未来日中关系的?

  川上义博:对日本也好,对中国也好,我们双方都是应该很清醒地认识到日中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都应该把我们的关系朝好的方向、更深的方向推进。我对日本有些学者的有些预测很感兴趣,他们预测50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的经济大国,中国将在各个方面成为世界第一。这个预测里面还提到,未来日本的女性与中国男性结婚可能是提高她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表现。我记得在中国的唐朝时期,一个“遣唐使”在朝廷做了大臣。我觉得日本今后也应该有这样的心胸,把国家建设成这样的国家才行。

  记者:最近,日本出现了许多新的政党,有人称他们是“迷你政党”,有人说日本进入了政党“战国时代”。您认为这些政党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日本政局未来的影响是什么?

  川上义博:最近出现的这些新的政党,可以说是对日本的两大政党——也就是民主党、自民党,都已经失去了信赖。不过,我把他们看作是“政治难民”。至于原因的话,我想应该从自民党和民主党那里去寻找。

  不过,我预言这些新的政党夺取不了政权,一定会被某个政党给吸收了。维持一个政党需要花很大的资金,据说一个人维持一个新的政党要花费3亿日元。搞这些新的政党的人想永远成为野党吗?这肯定不是他们的意愿。所以早晚得让其他政党给吞并吸收了。这个结果应该在两到三年之内就能看到,他们就像泡沫一样很快就会消失的。(蒋丰)

参与互动(0)
【编辑:官志雄】
    -----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