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债务危机将诞生新机遇 意侨领:华商需灵活应变

2011年09月02日 15: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9月2日电 据意大利侨网报道,日前,意大利侨网董事长、意大利华商总会秘书长戴小璋先生在罗马接受媒体采访,谈意大利债务危机对华人影响时指出:意大利主权债务危机跟欧洲其它主权债务危机的本质是一样的,看上去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政治问题,是西方国家民主选举的政治体制受到新的挑战。

  他说,西方国家的民主选举制度,加上国内强大的工会力量,如果政治家没有更高的政治智慧的话,必然导致政府背上“高福利”的沉重包袱,一旦政府实行超越财政收支平衡的“高福利”的社会制度,往往需要未来的社会福利来为这些透支行为“买单”。西方的各政党为了赢得民主选举,达到执政的目的,只能把这种“擂鼓传花”的游戏不断地玩下去,谁都知道这个游戏不可能永远的玩下去。西方国家民主选举出来的执政党,必然决定着它的短期性行为的比重偏高,长期性的行为不足。

  他认为,意大利的主权债务危机从长期来看,问题不大,毕竟100多年工业革命积累下来的“老底子”还在,另外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意大利的企业与商品在许多方面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而且跟中国经济的互补性很强,而且近几年来,跟中国企业家对“国际化”理解有所不同的是,欧洲国家的企业家认为当前所谓的“国际化”核心就是“中国化”,一旦意大利企业跟中国企业之间的互补平台建立以后,意大利企业跟中国企业之间的互动往来的加速,我们应该相信跟中国人民一样勤劳、善良、勇敢的意大利人民是有智慧来度过这次主权债务危机的。

  戴小璋说,从短期的影响来看情况不容乐观,自从受到08年美国次贷危机冲击以来,大批的企业倒闭,大量的人员失业,加上这次为了应付主权债务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压缩财政支出,精简机构及撤省并市等各种措施的逐步推出,导致社会购买力的进一步下降,势必给社会经济带来进一步降温,给企业的生存带来更大的挑战。根据意大利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公布的数据,2010年意大利处于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口总和超过1100万,接近意大利总人口五分之一。对于一个两口或三口之家,2010年每月消费992.46欧元(约合1399美元),比前一年提高了约9欧元(约合13美元)。这1100万处于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状态的人员,他们一方面是需要意大利财政来保障的低收入群体,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意大利华商的主要消费群体。但从意大利华商上半年的销售数据来看,销售额下降40%左右,消费人数的增加并没有带来销售额的增加,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意大利低收入群体的社会购买力的下降是非常严重的,如果进一步恶化,势必造成社会动荡。

  他表示,随着经济的衰退,失业人员的增加,也导致意大利本国的民族保护主义以及排外势力的抬头,前一段时间甚至有个别政治党派公开提议,要求意大利政府驱赶在意大利的所有移民,并把移民的全部财产充公的言论,虽然马上有远见的政治人物出面抵制。但从某种程度上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恶化,华商所在的居住国对移民经济的宽容度在不断的缩小,这从近一年来意大利政府对华商不断地增加各种检查可以看出,意大利的华商在承载着意大利经济衰退过程中暴露出的许多社会矛盾,在缓解意大利国内矛盾的同时也成为社会矛盾的焦点。从这几次意大利对PARATO华商大规模检查情况来看,华商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充分说明了意大利华商的生存环境极度恶化。另外,社会上一些专门针对华商实施抢劫、偷盗的案件剧增,尤其在华人生活、工作、商业聚集区。

  针对以上情况,戴小璋指出,意大利华人社区一方面组织起来跟那些不法行为做斗争,另一方面,加强跟主流社会进行沟通与交流。另外从市场方面,华商改变经营思维,加大自身的开发与创新力度;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商业模式,逐步减少对中国商品的低成本依赖度,加速嵌入意大利主流经济产业链内的速度,如有一部分华商建立自己的零售渠道与终端,也有一部分华商转行经营一些像“酒吧”之类的意大利国内行业,华商的这些在意大利本国产业链内的深化与内化的做法,一方面尽量减少对中国商品成本上涨与意大利经济衰退带来的需求下降的压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更好地规范经营,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意大利华商来说,这次危机必将诞生新的机遇。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史词】
    ----- 华人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