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共进 林氏三兄弟开中餐馆“垄断”瑞士小城——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团结共进 林氏三兄弟开中餐馆“垄断”瑞士小城
2009年12月09日 15:28 来源:上海侨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风景秀丽的瑞士西北小城纳沙泰尔有三家著名的中餐馆,分别坐落在纳沙泰尔的市中心、火车站和大学周边。这三家餐馆的老板都来自福建福清,有着同一个姓氏:林。事实上,他们是亲兄弟。在瑞士奋斗的十多年中,大哥林孟带领两个兄弟从打工仔到老板,逐步“垄断”了纳沙泰尔的中餐业。

  老大:从端菜到老板

  作为家中长子,林孟很早就外出打工。在广东一家饭店,没有一技之长的林孟找到一份工作——端菜,月收入500元。工作几年后,一次机缘巧合让林孟决定出国谋生。出国需要不菲的资金,当时林孟的积蓄只有5万元,和当地多数人一样,他向家中亲朋好友“集资”了20万元,踏上了去瑞士的路。“当时对地理一无所知,还以为瑞士和美国很近。”林孟笑着对记者说。

  尽管面对的是一无所知的陌生国度,但凭借着过去在饭店的工作经验,初来乍到的林孟很快在一家中餐馆找到了工作。

  因为语言不通,林孟做的是切菜厨师。这是厨房中最累的活,全年无休,月薪2000瑞士法郎(1瑞士法郎约合6.7元人民币)。当地人收入一般在3500-5000瑞士法郎之间,“我的收入比服务员还低”,林孟说,“甚至比不过在麦当劳打工的学生。”

  不过,凭借着两年的辛勤劳动,林孟还清了20万元借款。“还完最后一笔尾款的那天,我如释重负,感觉接下来的生活是属于自己的了。”林孟回忆说。

  当切菜工期间,林孟偷偷向同事学到了一手好厨艺。“碰巧有一天,一位主厨不干了,老板把我升了上去,工资也翻了个倍。”这是林孟到瑞士以后最高兴的一天。

  几天后,林孟有了更大的发现,“后来才知道那位主厨是积累了一笔钱自己去开餐馆了。”事实上,这种情况在瑞士的中餐业非常常见,主厨通常拿着最高的工资,有一定积蓄后就辞职另立门户。林孟说,“这事对我启发很大,我希望自己也能开餐馆。”

  这个梦想终在7年后实现,此时林孟已经能说流利的法语,存折上的数字也足够他自立门户。开餐馆,选址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那时,在瑞士的中国人很少,21个州里不是每个州都有中餐馆,我想开在没有中餐馆的地方,即便远一点也没有关系。”林孟发现,当时的法语区是中餐业的“净土”,他浏览报纸广告,寻找转让的店面,最后和纳沙泰尔市一家店铺谈成了价格。

  很快,纳沙泰尔市第一家中餐馆在市中心诞生了,林孟为其取名为湄公河饭店。“瑞士人觉得中国菜和泰国菜是一个菜系,而湄公河是连接中泰两国的河流,所以叫这个名字。”

  餐馆执照下来后,有几个工作签证名额,林孟首先想到还在中国的两个弟弟。他说:“我希望三兄弟能在这里一起闯天下。”

  老二:接手大哥旧业

  在林孟闯荡瑞士的7年里,他的两个弟弟——老二林仲和老三林季在国内靠着大哥汇来的本钱,也开了一家小餐馆,积攒了不少经营餐馆的经验。不过,当林孟发出两个工作担保,第一次申请时却只有林仲获批。

  林孟和林仲兄弟俩经营着纳沙泰尔市唯一一家中餐馆,生意日渐红火,每月收入在10万-20万元人民币之间,兄弟俩有了扩充饭店的想法。不过,他们餐馆的周围都是是受保护建筑,紧隔壁的那家店面又不肯转让,林孟萌生了再开一家店的想法。

  当时,正巧纳沙泰尔火车站边一家西餐馆要转让。这家店坐落在纳沙泰尔湖旁,景色宜人。“我们考察后,发现这家店要转让是因为经营不善,东西难吃,价格却是其他店的2倍。如果我们以1.2倍于其他店的价格来经营中餐,肯定有赚头。”林仲说。

  于是林孟盘下了这家西餐馆,并更名为“美景”。每当游客们走出火车站,都能看到这两个醒目的汉字。事实证明了这个决定的正确性,美景店的生意比老店还要好。林孟觉得,是时候让林仲自立门户了,于是,他把旧店低价转让给林仲去经营。

  老三:主动自立门户

  大哥和二哥在瑞士发展得越来越好,两家餐馆的生意日益兴隆,纳税很多,三弟林季最后也顺利地获得了签证。

  虽然林季来瑞士比较晚,但在国内等签证时他努力学习外语。林仲出国后,国内餐馆一直由他一个人经营,初到瑞士,他比两个哥哥的适应能力还要强。

  刚到瑞士,林季在大哥处工作。有一次,一位客人点了麒麟牌啤酒,林孟当时愣住了,不知那是什么酒。林季在中国最爱喝麒麟啤酒,所以一下子就理解了对方的意思,然后和客人聊了起来,而那位客人也成了常客。

  林季的社交能力和外语能力让林孟觉得三弟应该自己经营一家店。不过,大哥还没开口,林季自己先提出了想法:“国内那家店我经营这么久也攒下点本钱了,来瑞士一段时间,我发现纳沙泰尔大学边上没有中餐馆。这个市口不错,我觉得我有能力在那里经营好餐馆。”

  林季的想法获得两个哥哥的支持和资金赞助。不久,他的中餐馆开张了,起名“麒麟”。“开餐馆最重要的是回头客,我的餐馆开张时,还特意请了那位点麒麟啤酒的客人呢。”林季说。

  三家同样的中餐馆开在同一个城市,不怕竞争么?这是林氏兄弟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我们三家店客户定位不同,市区针对上班族,大学边上针对大学生,火车站针对高端人群。好比上海的淮海路、松江大学城和新客站。我们有今天都是因为大哥,所以我们不会不团结,互相杀价的。”林季说。(张耀庆、比尔、朱怡婷)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