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属"母语"思维 海外华人为子女受教育创造条件——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从属"母语"思维 海外华人为子女受教育创造条件
2009年10月13日 1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0月13日电 意大利《欧联时报》10月13日发表评论员文章说,母语思维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不同语言在社会中能够产生共识,离不开母语意识的转化,母语也就成为了人类个体文化意识的载体。海外华人社会的子女教育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将无法回避子女“母语”选择的问题。系统的接受单一母语的教育模式,同时有效的补充祖籍国语言或旅居国语言的教育,有助于华侨子女的形成更为理智的思维模式。选择子女接受教育的方式,海外华人华侨应为子女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条件。

  评论原文如下:

  生活在西方社会的华侨华人子女接受教育的形式无外乎三点,一是从小让子女接受西式教育;其二是将子女寄养在祖籍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抚养教育;其三是在祖籍国接受初等教育后,然后转入西方教育。华人社会形成的三种接受教育的形式,是移民社会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的必然产物,哪一种接受教育的形式更适合华侨子女的成长,教育界的人士可谓纷说不一,笔者非教育工作者,通过十余年的海外生活和亲身经历,对三种华人华侨子女接受教育方式看法则有着自己的认识。

  生活在西方社会的华人华侨,特别是欧洲社会,以意大利为例,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资料,意大利具有合法居留的华人大约在20万人左右,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占华人总数的35%。在这些学生中间,50%的学生从小接受意大利教育,30%被父母寄养在祖籍国,15%在中国接受初级教育,然后到意大利就读高中,5%直接在祖籍国接受中高等教育。

  自幼在意大利接受教育的华人子弟其特点在于他们的思维形式大部分已经西化,祖籍国的语言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完全从属于他们的“母语”思维。笔者有两个孩子分别在意大利读高中和初中,他们从小在意大利长大,没有机会接受系统化的中国式教育,如果用汉语和他们交流,他们首先要在大脑中把汉语的大意转换成他们的“母语”,然后再通过“母语”思考转换成汉语进行回答,其对汉语文意的领会能力与祖籍国儿童相比,最多也只能达到祖籍国儿童的60%。

  接受西式教育和华侨华人子弟,对祖籍国的文化表现较为冷漠。当他们长大成人后,与其说他们真正融入了当地社会,倒不如说他们完全被西方意识所同化。对于这些华侨子弟有的放矢的进行祖籍国文化教育,培养他们对祖籍国的感情,是当今华人社会必须面对的问题。放任发展,长此以往在这些华侨子弟身上留下的也只有黑头发、黑眼睛和黄皮肤,东方人的文化痕迹将在他们身上遗失殆尽。

  将子女寄养在中国大陆接受中国式教育,对培养华侨华人子弟东方意识和对祖籍国感情有着很大的益处。但是,这种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隔代教育”模式,则在有形无形中又滋生了某种溺爱的成分。众所周知,大凡老人都对隔代子女存在着过分娇惯和溺爱的毛病,他们给孩子的爱往往局限于孩子的衣食住行,缺乏理智的爱和严格的教育管理,以至于让孩子产生了依赖思想,抑制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环境的适应力。

  在中国接受初等教育然后转入西方学习的华侨子弟,在祖籍国时,对生活往往存在着一种优越感,认为自己早晚要到国外生活,他们全然不知父辈在海外打拼的辛苦,从小在祖辈的呵护下,误认为反正出国打工赚钱,什么都无所谓。这些华侨子弟一旦来到西方,他们无法适应西方的教育模式,对学习丧失信心,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最后选择退学流入社会。这些华侨子弟大部分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认知,近乎于半文盲的状态。

  母语思维是人类社会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不同语言在社会中能够产生共识,离不开母语意识的转化,母语也就成为了人类个体文化意识的载体。海外华人社会的子女教育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将无法回避子女“母语”选择的问题,且不说那一种教育形式更适合华侨子弟成长,以一种“母语”思维的方式让华侨子弟能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应该说不失之为最佳的选择。高等教育不只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智慧开发、转化思维和意识形成的过程。系统的接受单一母语的教育模式,同时有效的补充祖籍国语言或旅居国语言的教育,有助于华侨子女的形成更为理智的思维模式。选择子女接受教育的方式,海外华人华侨应为子女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创造条件。(博源)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