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是缩小文化贸易逆差有生力量——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华人是缩小文化贸易逆差有生力量
2010年03月11日 14: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3月11日电 意大利《欧联通讯社》3月11日发表评论文章说,海外华人是中华文化的传播和继承的一股有生力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命脉,是凝聚、支撑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全球华侨华人相拥相依的纽带。减少文化贸易逆差是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和义务,海外华人有责任和义务在促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加中国文化软实力和缩小文化贸易逆差中成为“生力军”。

  评论原文如下:

  文化贸易逆差作为一个不断强盛的民族而言,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日在北京召开的 “两会”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更是针对巨大的中国文化贸易逆差各抒己见,委员们不仅看到了问题的“症结”,还尽其所能地为文化贸易逆差开出了“偏方”。

  文化产品贸易的巨大逆差,反映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对外传播力度。中国虽然文化资源丰富,但从国际文化市场占有率来看,文化软实力相对还很弱小。作为最具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文明古国,中国有必要、也有能力让自己的文化走向世界。那么,该如何改善当前中国文化贸易严重逆差的现象,从而增加国家文化软实力呢?最根本的就是要提高文化的传播力,加大对外的交流与合作,并在对外交往中,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壮大对外汉语的教学力量,发展华文教育,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特别是要缩小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语言、人文隔阂,提高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与汉语国际推广密不可分,中国眼下正在全球范围内透过“汉语国际化”推广路径实现中国文化的“世界化”诉求,重构自我形象,改变与一个崛起中大国地位明显不相称的“软实力”缺陷。

  而作为汉语国际化主要载体的孔子学院,自2004年11月在韩国成立以来,目前已经遍地开花。截至2009年10月,全球已建立282所孔子学院和241个孔子课堂,共计523所,分布在87个国家和地区。

  孔子学院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培训机构,它的使命是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发展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孔子学院目前全部进入海外所在国的大学建制之内,这实际上已是最为核心的文化层次上的合作与接触。孔子学院已成为体现中国“软实力”的最亮品牌,成为当代中国“走出去”的符号,更成为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心心相印的重要桥梁。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特别是美国、欧洲和东南亚等地掀起一股“汉语热”。汉语国际推广也因此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包括:汉语国际推广的基础还比较弱;师资、教材是孔子学院创办过程中的两大瓶颈;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甚至指责中国政府设立孔子学院是“在进行文化扩张”。

  为了让汉语更好地推广出去,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孔子学院不应该只教中文,也应该教中国文化等,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及现状。教汉语也因此将成为海外华人的就业新机遇。

  与孔子学院一样,发展海外华文教育也是在海外传播中华文化,但孔子学院主要是面向当地主流社会开展汉语推广工作,对象是纯粹的“外国人”。而华文教育的对象则是海外华侨华人,不单是一般意义上的汉语教学,更多侧重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华文教育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在海外薪火相传的需要。

  今年“两会”,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支持侨胞传承中华文化。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在“两会”座谈中表示,大力开展华文教育、增进华侨华人及驻外人员子女与祖(籍)国的感情,对于提升他们的竞争力、涵养侨务资源、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以及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都具有深远意义,是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工作。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全球兴起“汉语热”,海外华侨华人社会较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关心、关注和支持华文教育的发展,华文教育越来越多地得到华侨华人住在国政府教育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华文教育的对象也正在发生着结构性的变化。

  华文教育也被称为以语言文字为根基、以中华文化为内涵的“留根工程”。但华文教育毕竟有别于对外汉语教学,更不等同于海外的汉学研究和汉学教育。华文教育是关系到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侨华人中承传的事业,是关系到定居在海外的不同国家地区华族人民基本权益的事业。所以,华文教育个宏观的、涉及文化、历史、地理、宗教、社会、民族、政治甚至国际关系的、情况极其复杂的大课题。

  华文教育除为海外华侨华人传承汉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之外,还肩负着培养适应时代要求、服务当地社会的通用型人才等等。面对上千万新生代华侨华人的庞大需求量,华文教育发展势头迅猛,但却面临着三大瓶颈,即资金短缺、师资匮乏、中文教材单一。

  要解决这些问题,“等”、“靠”、“要”都不是办法,关键是要发挥华文学校的主动性,调动起华人社会参与华文教育的积极性。面对缺乏适合当地实情的中文教材,近些年来,不少地方已经有华校或华人社团组织编写适应本地区的教材,取得可喜效果。中国国务院侨办副主任赵阳亦呼吁华人社会要团结一致,“手拉手”创造美好明天。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华文媒体,作为传承中华文化、推进华文教育、促进华人融合的主要力量,华文媒体有责任为全球“中国热”推波助澜。网络媒体是纸媒体的一种延伸。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华文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越来越多的华文教育工作者将互联网当成自己的信息资源,越来越多的学习者将互联网当成自己的互动课堂。近几年来一些有实力的华文报纸纷纷开办网络版,因而,海外华文媒体有责任发挥“毛细血管”的作用,把文化的养料和中国的声音及时地传递给世界各地的华人,引导当地新一代华人感受华人精神,让他们成为了解中国、了解自身传统文化的一代,开展民间外交、网络外交,推动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承,从而加速文化融合,加强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

  海外华人是中华文化的传播和继承的一股有生力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命脉,是凝聚、支撑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精神支柱,是全球华侨华人相拥相依的纽带。减少文化贸易逆差是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和义务,海外华人有责任和义务在促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加中国文化软实力和缩小文化贸易逆差中成为“生力军”。(金诚)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