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仰光唐人街神秘风情:华人大多是陈姓和杨姓——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缅甸仰光唐人街神秘风情:华人大多是陈姓和杨姓
2009年12月11日 11:2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8年2月5日,缅甸华侨在仰光的唐人街上挑选年画。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对大多数人来说,缅甸仍然是一个神秘的国度,而前首都仰光的唐人街也很少出现在中文媒体的报道中。缅甸仰光的唐人街,以广东大道为中心,观光客水泄不通,挤满水果摊、酒吧等,还有北京人近年开的水饺店和广东烧腊铺。这个笼罩在神秘面纱之下的闹市,也许是全球最神秘的唐人街。

  唯一的华文报摊

  整条广东大道上只有唯一一个华文报摊,贩卖一些二手杂志以及华文报章,且全是转载中国和泰国的“旧闻”。唐人街上不时传来邓丽君的歌声,以及上世纪60年代的旧歌。

  缅甸华人经历过太多的浩劫,华文与母语对他们来说似乎都是禁忌,鲜少提起。

  粗略估计,仰光华社、会馆和庙宇约有100处,但一般年轻缅甸华裔都不懂中文。在没有正规中文学校的情况下,仅有一些大学的中文系或私人的“补习班”能传承中华文化。

  不过,位于广东大道的观音古庙内却有一间规模不小的华文图书馆,它让当地华人有机会阅读更多的华文书刊。当地一位老华侨说,广东大道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最初广东移民聚集在这里,落地生根,形成今天的唐人街。然而,今天的广东大道却容纳了来自中国各省份的华人,甚至连缅族人也走进了唐人街。广东大道内有两条横街,所住的华人大部分是陈姓和杨姓,因此也被当地华人称为陈氏街及杨氏街。

  华埠呈现世俗风情

  仰光的唐人街群集于市中心广东大道附近的大街小巷,华人总人口在15万上下。这条广东大道是缅甸华人最集中的地方,从早上7时一直到午夜12时都是车水马龙,呈现出一片兴旺热闹的气氛,也显示出中华民族的勤奋与打拼精神。

  广东大道两旁竖立着五花八门的中文招牌,最多的还是港粤风味的烧腊,还有贩卖从中、泰等国进口货品的杂货店、珠宝店。比较传统的中式餐厅并不多,食客多是蹲在矮凳上喝茶聊天、吃面食或涮沙茶肉串。百年来,具有悠久历史的观音古庙(当地人称广东庙)一直是观光客们主要的参观景点,从早到晚都是人群熙攘。

  华灯初上,庙口人行道摇身一变,成为卖西瓜、小橘子、大榴莲等水果的小贩们占据的“夜市”。近年来,得益于西方背包客们的大力宣传,附近的19街已变成号称“缅甸兰桂坊”的酒吧街,是“夜猫子”们流连的最佳去处。广东大道往南的海滨街,离著名古刹庆福宫(当地称福建庙)不远,几年前从北京来的商人在这里开了红姥姥食店,那里有仰光最地道的北方水饺和牛肉拉面,堪称高档中餐馆。以闽籍占多数的中老年缅甸华侨,喜欢在庙堂里下棋消遣。

  令人感触最深的景象,便是地处仰光总医院对面,古色古香的中式龙山堂,在这里不分种族和宗教,华裔、印度裔和缅人腰裹传统纱笼“龙基”,三五成群在踢藤球,充分体现着“族群融和”。

  唐人街日渐兴旺

  如今的唐人街比从前兴旺,至少没有人再点燃蜡烛做生意了。据当地华人介绍,以前电力不足,被迫时常在夜晚点蜡烛,如今中国协助缅甸兴建发电厂,解决了电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中国与缅甸政府一直保持友好的邦交关系,华人在当地也受到礼待,没有从前那么辛苦了。

  走在缅甸唐人街上,几乎听不见华人用汉语交谈,同是华人却都用缅语交谈,身穿纱笼,脚穿日本鞋,让人难以分辨出他们的真正身份。华人与缅族人通婚在这里是十分平常的事。如今的缅甸华人,尽管已经逐渐淡忘汉语,但在他们身上却一直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唐人街的发展,也能让这些华人在今后的生活中,有实力、有勇气去冲破枷锁,振翅飞翔。(王昭)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