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热议美刺激经济计划:做比不做好 未知谁得益——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华人热议美刺激经济计划:做比不做好 未知谁得益
2009年02月13日 11: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2月13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国会参众两院与白宫的代表快马加鞭,针对最后版本经济振兴案内容进行讨论,内容包括减税、增加工作机会等。暂时性决定将总统奥巴马的经济刺激计划规模缩减到7890亿美元。对此,美国华人各界看法不一存分歧。

  杨俊龙:做比不做好

  硅谷美华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杨俊龙认为,法案若通过也不一定是万能药,但是绝对比不做好;全美华人金融协会分会会长张自力则说,法案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内容仅有减税能马上看到实质效益。

  身为中小企业老板、中兴计算机总裁杨俊龙认为,经济振兴案讨论中,两党一直有争议,但从企业角度来看,政府有动作绝对比坐以待毙来得具有正面效益,“任何方案出来都会有一定效果。就像是水涨起来,水流一定会蔓延。”

  本周才从中国返美,杨俊龙说,各地都在进行刺激经济方案,美国有优良的政府与社会体系,整个社会发展稳定,民众对金融股票市场缺乏信心,但在工业体系及硅谷科技创新的好体质还在。金融危机的伤害尽管已经造成,但实力还在,加上政府政策刺激消费与增加工作机会,相信法案通过后有相当正面效益。

  张自力:立法手段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全美华人金融协会分会会长张自力则认为,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问题还是金融市场不稳定,还包括多年以来的贸易逆差、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目前各州府财政不平衡问题已一一浮现。

  他说,此次法案有政治力介入,是两党利益平衡下的结果,立法手段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此外,张自力也分析,经济不景气是全球问题,中国是第一个提出经济刺激方案的国家,美国与中国政体不同,若仅拿资金补洞,未来只会猛药越下越多,市场不会有太好反应,在法案内容中,真正反映在经济层面的减税会见效快些,“市场反应是信心问题,政府应该快速地实际解决银行体系借贷坏帐问题。”

  俞振华:国会全主导

  史丹福大学国际研究所民主发展与法治中心研究员俞振华11日表示,就政治层面来分析,奥巴马所提出的刺激经济救市方案的实际主导权,是落在国会,而不是在白宫。

  俞振华指出,救市方案在国会众议院、参议院之间讨论多时,处处可见到民主、共和两党之间的角力,在许多细节方案上争取保持或删除,这都是国会在运作,白宫则全使不上力。

  俞振华表示,国会参众院两党之间的焦点不一样,最后出炉的版本和原始提出版本也差很多,这之间可看出民主与共和党的党派之争。

  林德华:非对症下药

  硅谷华商会会长林德华表示,国会参众两院和白宫达成的7900亿元刺激经济方案,并没有起到对症下药的效果,不可能真正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他指出,这项经济刺激方案不是新的方法,而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林德华说,此前的政府救市计划,很多钱都被银行拿去,但是也没做成什么事。他表示,面对空前的经济危机,美国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经济复苏不会很快到来。

  金融理财专家沈榕指出,此项刺激经济计划短时期内可能会有一些作用;但是经济危机对市场的影响已经很深,前景难以预测;长期来看还是需要靠市场的自我调节。

  沈榕表示,尚不清楚刺激经济方案中有关给中产阶级财务纾困的部分如何实现。

  李兆祥:未知谁得益

  联邦参众两院达成刺激经济的协议,消息传来令大部分美国人感到兴奋,但有地产商认为,要稳定经济,政府必须立法管制借贷和信用卡利息,否则金融海啸还会再演。

  加省实业公司页责人李兆祥11日指出,国会虽然将通过刺激经济方案,但谁会得益还是未知之数,短期内肯定不会直接对房地产借贷有利,只能让银行有更多资金周转。事实上,银行已向客户收紧贷款,对贷款人的信用和收入提高要求,确保贷款人有能力偿还。

  旧金山和南湾一些地区楼价仍然偏高,想在这些地区置业的人在贷款上有一定困难,新的刺激方案有利于41万7000元的低利率贷款申请者,但到了61万元以上则提高利率,同时要求大量首期,对想置业的人不会真正解决问题。

  经营房地产四十多年的李兆祥建议联邦政府立法管理银行作业,取消浮动利率,无论商业或住宅的贷款利率不能超过5%,对贷款人的信用有一定要求。他又认为,时下的信用利率过高,银行滥发信用卡,欠债利率超过10%,令不少无法偿还的人宣布破产,理想的信用卡利率应为7%。

  李兆祥强调,奥巴马上台后的刺激经济方案会振奋国民,但能否创造就业机会,他有所保留,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未有较明朗的公布,假如只在基建方面,建桥筑路,对于美国的工厂就业机会又如何挽救呢?(吴日君、王庆伟、周吉吉、关文杰)

编辑:陆春艳】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