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电视持续升温 仍面临三大瓶颈——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3D电视持续升温 仍面临三大瓶颈
2010年01月25日 14:55 来源:通信信息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云端漂浮孤山峦,广袤无垠的雨林,各种新奇的动植物……一部《阿凡达》将3D技术运用到极致,打造出亦真亦幻的美感。《阿凡达》火了,除了在票房上狂收13亿美元,成为名符其实的“吸金机器”,它的辐射更穿透了电影院,令与之有关的3D产业,一起成为备受热捧的投资概念。然而,尽管3D技术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应用,但以目前情况来说,所谓“3D时代”还为时尚早。

  3D应用大势所趋

  事实上,《阿凡达》的革命与其说是技术上的,还不如说是商业上的。纯以技术而言,3D概念其实早有提出。据《科技日报》报道,三维数字化技术(3 Dimensional,简称3D)作为信息化时代广泛应用的基础性、战略性工具技术,已经嵌入到了现代工业与文化创意产业整个流程,包括工业设计、工程设计、模具设计、数控编程、仿真分析、产品展示、影视动漫、游戏交互、虚拟现实等,都是各国争夺行业制高点的竞争焦点。影视、音频、动漫和网游的相互渗透使得3D在电子消费领域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强势。

  可以预期,就像录像被VCD、DVD取代,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替换显像管电视一样,3D产品也将取代现有的一批产品。“3D已经是箭在弦上的趋势,”索尼全球CEO霍华德-斯金格对3D极尽渲染之能事,“这台列车即将在每个人的家中启动。”可以说,3D时代的来临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2010年,人人都为3D狂?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视觉媒体艺术形式,电影在过去50年中并未得到改善。现在正是蜕变的时机。我们并不打算仅将影院作为改造对象,而是希望能够同时为家庭、为消费者带来改变,让3D变得无处不在,触手可及。”这是《阿凡达》制片人乔-兰道数月前发表的“3D宣言”。

  《阿凡达》的成功仿佛吹响了3D大举进攻的号角,在今年的美国电子消费品展会(CES)上,松下宣布将于两年内推行适用于电视、蓝光盘和播放器的技术标准。从产品研发上说,如3D数码照相机、3D冲印及3D数码相框已于去年年末实现产品化,奥迪等汽车业巨头也竞相推出3D导航界面。

  此外,索尼、日立等电视大厂,以及美国环球、派拉蒙等众多的电影、电视制作商,都已经排出了自己的3D产品出品时间表。

  而从市场占有率来说,据DisplaySearch最新发表的《3D显示器技术与市场预测分析专题报告》显示,立体3D显示总市场2008年出货量为70万台,出货金额达9.02亿美元,预计到2018年将成长到1.96亿台,出货金额达220亿美元。

  中国立体视像产业联盟(C3D)秘书长唐斌也表示,“目前我们正向包括工信部在内的各政府主管部门递送扶植申请,以求政府主导推动国产3D技术的应用。”

  “全民3D”言之尚早 ,投资须理性对待谨防炒作

  尽管目前3D概念已被热炒至“爆棚”,但其技术与市场实际上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其“火爆”背后,弱点和短处同样明显,言“无处不3D”显然为时尚早。

  首先,是产品种类的单一。目前的3D民用技术,主要还是电视等视频服务手段,过分“专一”的应用途径无疑制约其普及性。

  其次,是产品内容的缺乏。相对于终端,3D缺少的始终是内容的支撑。即使成功如《阿凡达》,亦受指摘称其“内容苍白,实际就是一特效片”,而当未来打着“3D”招牌的产品扎堆上马,当消费者开始对其产生“免疫力”的时候,3D产品在内容上的单薄必将成为其硬伤。

  再次,则是成本的问题。受制于其特殊的设备要求,享受3D的成本十分昂贵。在当前2D已能满足消费者大多数需求,而3D本身又缺乏具垄断地位的“杀手级”应用的情况下,消费者很难花费大量金钱购置3D产品。

  因此,3D的真正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对于当前的“3D热”,市场又该报以什么样的态度呢?

  首先,警惕炒作。3D概念前景光明是事实,目前其在工程技术和虚拟现实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它的真正普及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次,理性看待。当前一些商家“赶场”、“扎堆”式的上马3D项目有失明智。而对于消费者而言,最主要的还是理性对待,投资也罢,纯粹购买3D产品也好,还应以“稳”为先。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