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业务竞争第一仗 三大运营商家庭市场短兵相接(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全业务竞争第一仗 三大运营商家庭市场短兵相接(2)
2009年03月03日 14:36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国移动无线座机意在家庭市场

  去年底,中国移动在广东、上海、江苏等省市试点“家庭服务计划”,即暴露出了它抢占家庭市场的意图。记者了解到,中国移动的家庭服务品牌设计已经数易其稿,原本选定的“我爱e家”等名称都已被人抢注,几经修改最终确定为“I万家”。

  以“I万家”为家庭服务品牌,中国移动将以“手机+固话+宽带”的模式为蓝本,打造自己的家庭服务体系。此前,在移动业务领域,中国移动已经推出了家庭主副号、家庭亲情号码、家庭短号、家庭统一付费等业务,形成了手机上的家庭话务圈子。只不过,中国移动在移动业务上的优势无人可及,但在固话和有线宽带业务上却处于弱势。为了填补空白,中国移动正谋划以无线替代有线,营造一个无线传输方式的全业务模式。

  “无线座机”即是这一思路下的产物。无线座机其实是一个与小灵通相似的产品,它基于GSM和TD网络的语音通信终端,主要功能包括提供市内、国内外长途语音通话,不能漫游,可以接收短信。据了解,无线座机将先期在广州、深圳两市推出,目前已经有一批产品在进行用户测试,预期3月中旬可以正式上市。

  无线座机最具杀伤力的地方在于资费接近甚至低于固话。据移动内部人士介绍,无线座机月租10元,将采用固话的计费模式和标准。另外,广东移动为该产品设计了10元和30元两种套餐,分别包含了50分钟和500分钟的网内通话时长。也就是说,无线座机的最低费用仅为每分钟0.06元,甚至低于固话。

  在宽带方面,中国移动除了在重点区域接入有线宽带之外,更多地借助TD移动网络和WiFi的力量。今年,广东移动将开展“TD三期”、“五千WLAN覆盖工程”等项目,新增基站6300个、WLAN热点6022个,实现TD/EDGE/WLAN“三网合一”。

  据透露,广东移动今年将面向家庭用户推出“欢乐在线”、“移动和家”和“移动爱家”三大套餐,与电信、联通在家庭市场短兵相接。同时,广东移动还准备建立一支社区经理队伍,直接深入社区展开推广和营销,拓展高价值家庭市场。

  中国电信加强捆绑营销巩固优势

  中国电信由于行动最早,加上固话和宽带业务的优势明显,目前在家庭市场仍然占据领先地位。作为通信市场上第一个家庭客户品牌,“我的e家”经过狂轰滥炸式的概念传播以及业务的洗礼,已经变得家喻户晓,具备了相当规模,品牌效应逐渐形成。

  “我的e家”针对现代家庭的话音、互联网、视频等综合信息应用需求,以固话为核心,融合捆绑宽带、小灵通等终端,向综合信息应用延伸,为家庭提供综合信息应用解决方案。岁末年初,中国电信正式运营CDMA网络,“我的e家”融入“天翼”移动业务后更是锦上添花、如虎添翼。

  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曾表示,中国电信将整合CDMA和WiFi,向家庭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我的e家”服务,也凸显了中国电信全业务经营的优势。实际上,在“天翼”面市之初,中国电信就针对家庭用户推出了全业务套餐。例如,广东电信“我的e家”e9套餐,就融入了“手机+固话+宽带”的全业务概念,套餐费用包含了固话月租、手机月租和2M宽带包月上网费用,固话、手机在本地互打免费,同时每月赠送3小时的无线宽带上网时长。

  面对中国移动、联通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中国电信近期又加大了捆绑营销的力度。上周,广东电信推出了声势浩大的“装宽带、送手机”优惠,无论是新装宽带用户还是宽带老用户,只需预存一定的套餐费用,即可获赠等值的手机一部。显然,中国电信希望凭借自己的宽带业务优势,吸引和捆绑更多的手机用户。

  -记者观察

  组合拳不能变成连环套

  一项市场调查显示,中国家庭用户当中,79%对在固话与手机之间设置亲情号码有需求,57%对统一套餐(如固话、宽带和手机的捆绑)有需求,48%对统一账单、统一付费有需求。家庭市场庞大,运营商大有作为。

  三大运营商都看到了全业务时代家庭用户的巨大潜力,纷纷推出各自的业务品牌,力求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事实上,握住家庭用户已经成为对运营商整合营销的一种检验,也是运营商寻求扩大用户规模,优化用户结构,促进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

  通信业进入全业务时代,运营商想要在竞争中胜出就必须打好“融合”牌。多种业务的融合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改变了长期以来单一产品面向客户的局面,使客户拥有了更多主动性,享受到更便捷的服务。但从目前来看,三大电信运营商手上的“牌”大同小异,都是主要依靠手机、宽带、固话等三大业务以及其他增值业务的捆绑,都是打业务的组合拳,而且出拳的套路也非常相似。在相对同质化的竞争中,各大运营商要想取胜,除了看各项业务的基本功之外,还要看业务融合的好与坏。

  融合的好与坏,用户的评价是唯一的检验标准———他们是用脚来投票的。现在,最令人担心的是,一些运营商推出的全业务套餐,听起来很美,“送”这“送”那,优惠了又优惠,但用户仔细打听之后,却大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因为门槛太高了,要享受到这些捆绑优惠那是有许多前提和附加条件的,最后优惠没拿到,自己先被“捆绑”了。全业务套餐,可千万别变成了捆绑用户的连环套。本报记者巫伟

【编辑:刘霏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