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张最安全金融IC卡浙江宁波面世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IT新闻
    全国首张最安全金融IC卡浙江宁波面世
2009年04月23日 17: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宁波4月23日电(记者 徐小勇)2008年12月22日,全国首张符合金融行业PBOC2.0标准的、具有金融应用功能的市民卡在浙江省宁波市成功发行,这是宁波成为人民银行总行唯一批复的金融IC卡多应用试点城市后推出的首张金融IC卡。

  宁波市民卡有别于其它城市发行的市民卡,它是一种特殊的金融IC卡,是宁波市有关商业银行与当地市政府授权的专门服务机构合作发行的金融IC卡联名卡。这一卡种实现了普通市民卡与银行卡功能的整合,技术先进,通用性强,信用度高,有望解决市民反映较多的卡种多、通用难以及商户信用度不够等问题,大大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卡?

  现在的市民身上不仅有银行卡、医保卡、公交卡等很多卡,到不同的场合还需要不同的卡。各种名目繁多的卡携带起来既不方便,安全性也不高。

  宁波推出的这张市民卡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它采用智能IC技术,将相关的信息统一输入,使各种资源得以整合。作为全程参与这张市民卡问世的建行宁波分行个人金融部高级产品经理金宝根告诉记者,有了这张卡,市民只要出示它,并在POS设备上刷卡,就可以用于公共交通、小额支付、消费购物、政府服务等领域,也可应用于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这样的市民卡既方便了市民,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和之前国内其他城市已经推出的市民卡不同,宁波的市民卡有一个很强大的功能,除了可当作普通银行卡使用外,还带有金融电子钱包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公交、出租车、快餐、停车咪表、轨道交通及其他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快速小额支付领域。由于电子钱包资金由银行保管,与商户信誉完全脱钩,可以保障卡内资金的绝对安全。

  有关负责人表示,很多市民的钱包里,会有一大堆卡,每天带在身边,万一丢了就很麻烦。而市民卡具备金融功能后,日常的生活,就完全能帮你应付,用一张卡就可以坐车、缴水电费、购物等,可以说一卡通天下。

  高速计算机一年才能解密

  近段时间,杭州等城市连续发生ATM机加装复制器事件,不法分子通过复制器获得的信息,制作“伪卡”,窃取卡内的资金。宁波发行的市民卡除了方便,安全问题也是市民最为关心的问题。

  “目前只需要花几千元钱就能买到一个‘伪卡’的磁条复制器。”鄞州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檀晓阳说,IC市民卡全面推广后,‘伪卡’将会被取缔,这种带有金融支付功能的IC市民卡的密码需要高速计算机计算一年才有可能破解,犯罪分子的犯罪成本将大大上升,随之而来的是老百姓银行卡安全性的提高。

  据了解,目前国内使用的银行卡都是磁条式的,因技术上的缺陷,很容易被犯罪分子盗取磁条上的资料,再复制到新卡上。建行宁波分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蒋怡认为,今后,我国银行卡将逐步由磁条卡向IC卡方向转变———IC卡容量大,防伪性能更强,是应对目前银行卡犯罪最有效的办法之一。

  “为什么很多有卡的市民不愿意在ATM机上办理业务,而宁愿在银行柜台前排长队,主要是对卡的安全性存在疑问。”当地银行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说,安全系数非常高的IC银行卡推出后,对银行和市民来说应该会是一个双赢。

  事实上,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磁条卡已经很少使用,人们的银行卡大多是IC卡,它采用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密钥管理标准,是安全系数最高的银行卡。

  全面推广使用尚需时日

  作为首批发卡银行,建行宁波分行和鄞州银行为了让这张全国安全系数最高的市民卡能够迅速推广,在发行前期,两家银行都做了充分准备,投入几百万的费用进行设备改造和技术升级。

  宁波的金融IC市民卡推出四个月,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据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最新统计,建行宁波市分行于2月份起开展了较大力度的宣传和营销活动,目前发卡量已经超过40000张,而鄞州银行也已制定了较大规模的宣传方案,近日将择机推出。同时,宁波的其他银行也在积极布局中,近期将会不断加入。

  目前已经有近100个银行网点、数百家特约商户、10条公交线路可受理市民卡业务,应用范围覆盖公交、超市、餐饮、百货、美容美发等众多行业,并将拓展到出租车、学校、社保、医院、加油、公用事业缴费,以及全市商业应用领域近万家银行卡特约商户。

  虽然目前宁波市民卡已经有了一定的使用范围和人群,不过有关人员表示,由于受理环境的建设、行业资源的整合等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且安全知识的普及和推广等后续配套工作还有很多,因此,要在各行业领域全面推广使用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采访过程中,许多银行业内外人士认为,如果政府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的话,宁波市民卡实现全面覆盖的时间会进一步缩短。(完)

【编辑:宋方灿
    ----- IT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