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部分医患纠纷出现暴力化倾向 专家表示担忧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中国部分医患纠纷出现暴力化倾向 专家表示担忧
2009年07月03日 19:5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七月三日电(记者 曾利明)“中国内地近期发生的多起医患纠纷已出现暴力化、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有的事件中医闹等专业组织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既让医务界担忧,更需要法学界关注。”这是参加中国医师协会南平“六·二一”事件研讨会的医学、法学界专家对当前医患纠纷事件做出的评价和建议。

  今年六月以来,内地连续发生多起医患纠纷事件:六月一日,河南省武陟县一产妇在县妇幼保健院分娩时,因发生羊水栓塞不幸身亡,其家属纠集近六十人围攻保健院达数小时,院长被打。

  六月八日,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国土分局局长之女,在杭州市第一医院门诊公共场所自行坠楼。虽经全力抢救,但终因患者伤势过重死亡;其父率百余人到医院围攻打砸,造成医院六人受伤。

  六月二十一日,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镇杨厝村村民杨俊斌因“双输尿管结石伴双肾积水,右肾多发结石”入院手术,术后十小时病情突变,经抢救无效死亡。其家属当即扣押了参与抢救医师,召集三十余人来院殴打侮辱相关医生,患双方发生严重冲突。当地政府要求医院向患者支付二十一万元人民币平息事态,而医生不满事件处理结果,进行集体上访。

  与会专家称,这些事件中,患者对医生施以暴力,参与人数众多并有“医闹”参与;在个别地区,“医闹”已成为一个职业,其分工、目的明确,通过极端措施,获取医院高额赔偿,而患者家属也利用医闹来发泄情绪和解决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刘鑫指出,南平事件是一次非理性维权方式。目前,解决医患纠纷有院内调解、医疗事故鉴定及司法诉讼等多种正规渠道。但在南平事件患者家属为何采取最简单和激烈的对抗方式,来要求医院赔偿和发泄情绪,值得认真反思。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刑法学博士郑延谱认为,这表明医患双方缺乏最基本的互信。由于医患医疗信息不对称,患者的诉求和主张往往得不到满足,又没有有效的机制来化解医患之间出现的潜在矛盾,就有可能出现通过过激的方式来维权的现象。

  专家分析称,目前中国缺乏处理医患纠纷的第三方机制,患者认为维权的成本和时间过高,而不愿通过正规的途径去解决。特别是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由医学会组织医院专家组成,使得患者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信心不足。

  特别是发生医闹后,有关方面一般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花钱买平安,甚至采取以牺牲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来求得安宁;政府在介入处理医患纠纷时为平息事件、为求稳定,要求医院赔偿已成为一种惯例。这暴露出中国医疗法律制度还有待完善,医务人员的权益保障、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的维护是法律的盲区。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强调,当前医患矛盾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损害了医务群体对职业的信心。他呼吁,医生要依法行医,病人也要依法就医,营造良好的诊疗秩序。(完)

【编辑:唐伟杰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