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养老院遭遇“护工荒” 供小于求难寻称心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医院养老院遭遇“护工荒” 供小于求难寻称心人
2010年02月03日 09:38 来源:工人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家住福州的杨女士为了给年迈瘫痪的母亲找个专业护理员,已在家政服务公司和医院“淘”了很长一段时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人选。她曾尝试辞职照顾母亲,由于缺少专业知识,加上自己年过半百,力不从心,就把母亲送进了老年公寓。没想到,管理人员告知,公寓有70多位老人,护工只有6人,正为护工短缺而头疼。

  雇主们抱怨:“需求大、供应少、流动频率高,好护工真难找”;护工们则一肚子委屈:“无保障、工资低、受歧视,还要承受职业危害和远离家人的困扰,我们不堪重负”。

  由于一线护士不足,护理工阶层应运而生,他们为医院和家属分担了大量照顾患者的重任,为患者提供了医疗护理和生活服务。然而,北京打工妹之家联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日前进行的《金融危机与外来女工的生活、工作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只有30%的护工签订了劳动合同,19%的人拥有社会保险;20%的人拥有护工证等职业资格证书;25%的女护工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性骚扰。护工的权益问题浮出水面。

  安全感保障护工业发展

  “这一群体的权益状况不容乐观。”北京打工妹之家副总干事韩会敏介绍,护工以女性居多,30%的护理女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多为一年,19%的人拥有社会保险;她们平均每天工作21.5小时,每月有1.1天的休息时间;有70%的人表示交纳过50元~数百元不等的就业保证金,30%的人被扣押过证件。

  据了解,护工的收费为每天80元,特护病房能达到90~100元。然而,接受调查的护工表示,有1/3的收入被医院和公司“抽成”。“通过管理费、水电费、暖气费等项目,最终到护工手里的只有50多元,他们每月平均工资为1460元。”韩会敏说。

  此外,调查显示,70%的护工有定期体检,只有35%的护工认为,他们在接触传染病人时有防护措施。

  “传染病是护工的一个潜在克星。”北京打工妹之家志愿者小廖,是北京某中医医院的实习医生。不久前,遇到了一个传染病例,让他感到为护工提供劳动保护的紧迫性。

  那是一个62岁的男性患者,有数十年吸烟史,入院时,该患者没有把真实病情告诉医生。住院不久,他开始咳血,“经过一系列检查,我们确诊他是肺结核。肺结核是传染病,当所有医生进入戒备状态时,照顾患者的护工连口罩都没戴。”小廖心里很难过,他不知道该如何帮助护工自我保护,只能对他们说:“如果大夫和护士都不接近一个病人的时候,你们也不要再接近他”。

  护工告诉记者,由于工作时间长、过于劳累、缺乏安全感,如果可以选择其他工作,他们会采取“自我解雇”的方法离开医院。此外,每到节假日或农忙时节,他们也会弃岗回乡。

  心理压力如影随形

  一位参与撰写调查报告的志愿者表示,虽然自认为比做保姆或洗碗工要好,但护工仍感到受歧视,得不到医院、患者及家属的基本尊重。

  “由于年龄、籍贯、受教育水平、人力资本、适应性和工作灵活性等各方面的弱势地位,护工常常成为医患矛盾的‘出气筒’和‘替罪羊’。”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谢丽华表示,由于患者及其家属在疾病疼痛、焦虑绝望、家庭矛盾、经济和时间压力、往昔痛苦经历等多重消极因素交织作用下,往往产生无理取闹甚至虐待护工的行为。

  调查报告显示,25%的女护工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性骚扰,相当一部分是来自男病人。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很多护工面对访谈人员,出于在工作环境中长期形成的恐惧与无助感,甚至不敢坦率地讲出自己的遭遇和心中的痛苦,“担心如实讲出来会遭到报复”。

  “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谁敢提出来呢?得罪了公司或者医院我们会没活干,没钱挣。”曹女士做了3年护工,中介公司不包吃不包住,有患者需要照顾的时候,她会24小时与患者住在一起,没有患者的时候她就住在医院的地下室里。每个月1500元左右的收入在曹女士的老家算是“高薪”了,虽然工作“苦、累、脏”,但她还是非常珍惜这份“活计”。

  据了解,护理女工大多处于40~50岁之间,80%为已婚女性,80%以上的人都与配偶分居,很久才团聚一次,60%以上的人不与任何家人同住。

  “绝大多数护工,特别是女护工表示,他们是家中主要的收入来源,虽然思念家人,但还是觉得外出打工对家人最有利。”在小廖接触到的护理女工中,把绝大部分收入积攒下来寄回家,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很多护工的饮食惊人的简朴,几乎全是馒头咸菜,这有可能造成他们的营养不良。”小廖感叹道。

  “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值得关注。”一位心理学家表示,长期封闭的工作环境、缺少家人的关怀,使护工内心压抑,甚至产生严重的失衡、怨恨或不满情绪。当没有患者家属或医生护士监督的时候,他们会把这些情绪发泄在患者身上。

  劳动保障需缺一不可

  据介绍,一个好护工比起一般的保姆和病人陪护来说,需要具有更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对术后患者、植物人、瘫痪病人等进行专业的康复护理。他们需要掌握基本的护理、康复护理及特殊病人的生活护理等知识和技能,包括观察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对口腔、会阴、皮肤等进行护理,以及为患者进行营养配餐、心理辅导、常用康复器械的使用等一整套专业知识。

  北京打工妹之家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护工并不具备护理病人的资格。他们大多来自甘肃、河南、四川等西部地区,90%为农业户口。只有7%的人具有高于初中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的占35%,甚至有13%的人从未上过学。“考虑到文化水平太低的人很难完成问卷,本次调查统计结果比这一群体实际的受教育水平还要乐观得多。”主持调查的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刘精明表示。

  “10%的人在老家有职业培训的经验,60%的人接受过几天的岗前培训,有20%的人拥有护工证等职业资格证书。”刘精明认为,那些未受过规范培训的护工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对危重患者护理中,会给医院管理和医疗安全带来隐患。

  “要保护护工的合法权益,签订劳动合同、上社会保险、技能培训一个都不能少。”刘精明说,培训是最重要也最易被忽视的,大多数护工的就业培训只停留在“走形式”层面,常常在他们还未充分掌握甚至学会这些技能的情况下,培训就匆匆结束了。

  “应该先持证,后上岗。”有关专家建议,设立职业社会工作师制度,为护工等非正规就业群体提供上门培训与职业服务,并进行诸如表达技巧、情绪管理技巧、身心放松技巧等培训。同时,社会工作师还可以协助政府进行相关政策倡导,成为劳动者与有关部门的重要沟通媒介。

  谢丽华直言不讳:“国家有很多好的政策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如何让这些政策落实到个人身上,特别是流动性较强的护工群体上,还是一个难题。”(郑莉)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