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过量易致肝病 酒精摄入过多伤害大脑——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健康新闻
    饮酒过量易致肝病 酒精摄入过多伤害大脑
2010年02月25日 15:48 来源:山西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人讲究“无酒不成席”。尤其佳节之际,酒更成为宴席聚会不可缺少之物。

  春节刚过,一位因饮酒过量休克的病人躺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病床上。大过节的,被“120”从家中抬进医院,家人都捏了一把汗。急诊医生说,病人属于饮酒过量导致酒精中毒,身体休克。

  饮酒过量,最受伤的莫过于肝脏

  酒精无任何营养物质,急性饮酒可引起胰腺炎,一位年轻患者在朋友婚宴饮酒过量,引起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抢救无效身亡。山医大二院消化肝病科副主任医师赵心恺说,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逢年过节,医院急诊室都有因急性饮酒暴发胰腺炎的病人。

  赵心恺详细解释道,酒精经肝脏分解、解毒和排泄。大量饮酒对大脑起抑制作用,对肝脏产生毒性,引起酒精性肝病。病人如果有较长饮酒史,出现症状大多比较缓慢,如肝区不适甚至疼痛,再进一步可引起酒精性肝炎。除上述症状加重外,还表现为恶心、食欲减退、乏力、消瘦,严重者可出现黄疸,甚至肝功能衰竭。正常人平均每日饮80克酒精,8年即出现酒精性肝硬化。

  世界卫生组织一组数据显示,由酒精引起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是麻疹和疟疾的总和,而且也高于吸烟引起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在中国,每年有11万多人死于酒精中毒,占总死亡率的1.3%。

  赵心恺给记者讲了一件事。一位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住院治疗肝功能刚恢复正常。适逢节日,宴席接二连三,开始他还记得医生的嘱咐,不管什么场合,不管什么人劝,滴酒不沾。某一次聚餐时,在朋友的再三劝说下,他饮了一小杯,心想只饮一杯总不会有事吧!但第二天,他发现自己小便黄了,乏力、恶心,就是这杯酒引起肝炎复发,并很快发展成急性重型肝炎,最后导致不治。赵心恺说,每年在山医大二院就有10名左右的患者死于酒精性肝硬化。

  “饮酒过量,最受伤的莫过于肝脏。”山西中医学院第二医院师建梅教授说:“酒最核心的化学物质是酒精,即乙醇,常说的醉酒,实际是酒精中毒。酒精入体内90%以上是通过肝脏代谢的。”

  摄入较多酒精,对人脑及情绪都伤害严重

  有些人喝到酒酣耳热处,还不忘划两拳:“哥俩好,六六顺……”,赢者洋洋得意,输的人端起杯子,仰脖一饮而尽,看热闹的一起哄,气氛就更热闹了。折腾到最后,一片狼藉,有的人醉得不省人事;有的口不择言,豪言壮语脱口而出,平时不敢说的都说了,不敢做的也做了,情状十分恶劣。事后却把责任推到酒上。

  还有更严重的打架斗殴事件,赔偿受害人医药费不说,还要面临法律的惩罚。家住太原市府西街的陈静说,男友就在喝了酒后头脑发热,聚众打架,造成被打者轻伤,结果被请到了派出所,酒醒之后,他万分后悔,说都是酒喝多了,自己大脑不受控制。这种情况在年轻人中为数不少。

  赵心恺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当人体中酒精浓度达到0.05%—0.2%时,人脑的抑制功能开始减弱,记忆力减退,辨别力、理解力明显下降。此时,饮酒者常常会丧失文明礼貌,变得粗野,甚或打斗闹事。

  还有些人,因为现实中遭受了挫折或者不如意,转而寄情于酒。大脑摄入较多酒精,对人脑及情绪反应都有严重伤害。约有40%的酒瘾患者都曾出现重忧郁症症状,忧郁症的患者也大都借酒逃避现实,两者互为因果关系。心理问题应寻求心理医师或其他管道排解,借酒消愁不仅会使愁更愁,还会伤害身心健康,得不偿失。

  酒乃助兴物,尽量少饮酒甚至限酒

  师建梅说,酒提供的能量是一般食物的3—4倍,多余能量不能被代谢出去就会沉淀在人体中,吸收不了就会造成湿热,日久天长,其他病症也随之而来,健康不出问题也难。

  有一种说法,喝酒过量之后喝茶水可以解酒。师建梅说,这种做法其实是不科学的。她为饮酒的人支了几招:偶尔喝酒的人,可以喝点葛根汤或者糖水,可促进代谢,增加人体热量,减少酒精对身体的伤害;常饮酒的人要多食用健脾的事物,可以在熬粥时放点扁豆一起食用。

  酒是一种麻醉剂,小剂量饮用可以活血。师建梅说,空腹饮酒会使肝脏遭殃,因为酒精是不需要消化过程的,可以直接进入人体进行循环,正确的做法是喝酒之前先吃点菜。

  山西中医院第二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贾跃进说,从保健角度来说,冬天喝酒最好加热再饮,这样能起到温热保健的作用。他还建议,饮酒同时吃些蔬菜,也可减轻肝脏负担。水果是很好的选择,水果中的糖分能加速酒精在体内燃烧,同时补充维生素C等。(记者 程国媛)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