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侨胞坎坷谋生路:利用“偏门”在异乡生存——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西班牙侨胞坎坷谋生路:利用“偏门”在异乡生存
2009年11月16日 14: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11月16日电 据西班牙欧浪网报道,已经持续了近两年的经济危机让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片灰色之中,西班牙这个作为受波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让广大民众陷入了恐慌之中。当欧洲诸国的经济开始复苏之时,西班牙作为一个唯一缺乏起色的国家之一,再次被推入了经济漩涡的风口浪尖。而就在此时,新移民法的颁布,让这个欧洲的“移民天堂”变的愈发没落。在长时间的经济衰退和移民政策紧缩的双重压力下,不少无居留侨民选择归国之路,而更多坚守下来的无居留侨民,则是利用各种“偏门”或者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维持着自己在异乡土地上的生存。

  老贺和这里的很多侨胞一样,属于“黑户”,说起自己的经历,他嘘唏不已,颇为感慨,2006年,由于国内企业经济效益不好,老贺只能买断自己的工龄,提前退休赋闲在家。由于平时吃得好休息得好,加上自己平日里坚持锻炼,已经年逾50的老贺有着比自己同龄人更旺盛的精力,考虑到自己一直闲在家里无所事事,总是不是个事情,于是老贺到处找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一方面让自己的生活不至于太无聊,一方面也让自己能够赚点外快。而到了2006年年底,已经在西班牙扎根的老贺表妹的一通电话,让老贺踏上了旅西之路。

  据老贺告诉记者:“当时感觉天天在家无事可做,就算做一些事情,感觉精力无法发泄,每天烦躁得很。正好我的一个表妹在西班牙,已经呆了不少时间,打电话回国的时候,听说我买断工龄在家呆着的情况,就建议我干脆乘着自己还能动弹,办个商务出来赚钱。我当时也没想赚钱不赚钱,觉得出国挺好玩,又能看到许多只能在电视上看到的东西,而且还能吃到不少国外好吃的东西。所以就办了商务签证。到了2006年年底,来到了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老贺从小就走南闯北,在中国的很多地方都待过,无论是旅游还是工作,丰富的经历和喜欢看书的他成了个“万事通”,几乎老贺的每个朋友说起他都是一副相当敬佩的表情。老贺爱交朋友,再加上他豁达的性格,让他西班牙的游历中认识了很多朋友。但是缺乏语言的他始终将找不到一份适合的工作,他站过百元店,做过推销,卖过电话卡,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一份工作做的长久,再加上他年纪偏大,想找个适合的工作实在太难。加上经济危机后,西班牙当局对“黑户”的盘查开始加紧,在这期间,他偶尔也能找到工作,但是都是一些强体力劳动,报酬又很低,干得非常不舒心。老贺本来就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所以常常干个一两天甚至几个小时就不做了。实在难以维持自己的日常开销和住宿。

  但是从小就喜欢吃的老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不仅仅爱吃,也爱做菜,而且还像模像样的。从年轻的时候开始,老贺就喜欢尝试着做川菜、粤菜、湘菜、苏菜等各大菜系中的一些小吃,虽然做出来的总比不上星级饭店里的专业大厨的手艺。但是老贺却自得其乐,拿他自己的话来说:“虽然不如专业的,但是平日里给朋友尝尝,给自己解解馋还是绰绰有余的。”老贺烧的一手好菜,是这帮朋友中最津津乐道的事情。每每聚会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只要一说到老贺的哪一道菜烧的好吃,老贺就会感到非常心满意足。  

  2009年初的时候,在朋友的鼓励下,老贺放弃了推销鞋子的工作,在朋友家中搞起了家庭餐馆,因为他的手艺出众,一开始也就是一些熟人捧场,但随着人传人,很多人前来品尝老贺的“私房菜”,因为老贺走南闯北,很多地方菜都会做,几乎都能够满足客人的要求,甚至有些大餐馆的老板和大厨都慕名而来。一时间,老贺声名大噪,不仅仅每天都有人来吃饭,而且外卖不断,这可让他好一个忙活。价格低廉、菜系繁多,使得老贺的生意在Alcaláde Henares越做名声越响,甚至在朋友的介绍下,不少马德里的中国侨胞不惜花费将近一小时的车程,前往老贺的餐馆一品手艺。虽然名声渐渐大了起来,但是老贺依然保持最低廉的价格和最好的菜招待顾客。

    ----- 华人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