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耶鲁捐款使价值观走向多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中国学生耶鲁捐款使价值观走向多元
2010年02月03日 10:47 来源:新华网-《环球》杂志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耶鲁2002届毕业生张磊已经承诺,将向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捐赠888.8888万美元”,2010年新年刚过,这则新闻一经发布,立即激起千层浪,引发网民热烈讨论。有人指责张磊为“新派汉奸”;有人批评他炒作;也有人联想到中国的教育,指出中国人向耶鲁捐款是一种鞭策,中国教育界应反省;有人则主张,张磊支配自己的正当收入,无可厚非、不值一提;有人提醒大家别把向耶鲁捐款搞成爱不爱国事件;有人反问,为什么不能把向耶鲁捐款看成是国人的荣耀?

  一个半世纪以前,容闳成为耶鲁大学的第一位中国毕业生,回国之前他就决心“予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后来在他的推动下开启了“中国幼童留美运动”,也由此开启了中国人期望通过现代教育使中国重生并变得文明而强大的漫漫留学征程。如今,一个半世纪以后,又传来消息,中国或将在2010年成为留美国际学生的最大输出国。

  中国人的留学史与中国近代的西学东渐,当代的改革开放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如今中国日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而黄皮肤黑头发的中国人也足迹遍布全球。在中国备受瞩目的今天,每一位中国人的言行都有可能被放大,成为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代名词。因此,在这场由捐款而引发的争论迅速展开,又次第平息之后,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为什么给国外大学捐款能够引发如此广泛的议论?这样的议论背后反映了当前国人的何种心态?这样的讨论是否有意义,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国外是否也曾发生过类似情形,他们又如何看待?

  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罗伯特·比恩奇

  争议背后是人们对教育的关注

  在美国,给大学捐款十分常见,没有人会对此产生质疑,即便是美国人给外国的学校捐款,也不会有人对此产生误解。因为很多美国人认为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事业,不论在哪个国家和文化之中发展教育,都可以减少人们之间的差异和误解,教育本身会提升整个世界的文明程度。大学里给优秀的国际学生颁发奖学金很正常,同样曾在学校就读的学生以捐款的形式回报学校也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肯定。也许会有人认为给耶鲁这样更有名的学校捐款是一种噱头,耶鲁并不是最需要捐款的,但实际上正是这种看起来似乎不需要捐助的地方得到的捐款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同时,中国网络和媒体上对于张磊捐款给耶鲁是对是错的激烈讨论也十分正常,因为中国和美国一样是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在中国,教育、家庭和国家一样是人们十分珍视的价值观念。但在中国,人们更在意对那些家庭贫困、奋发进取和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资助和奖励。实际上教育包含了一种慈善的概念,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用任何形式来实践自己对教育核心理念的理解,可以捐款,可以资助,不管是给哪所学校,也无论是否在本国。

  讨论本身也十分值得肯定,这样的讨论是启发式的,我们应该通过这样的讨论来重新引入国际化的教育机制,让世界各国优秀的学生能到世界上最好的学校受最好的教育,而且无论在哪里受教育,是否在本国,这些优秀的学生都应该被当作本国公民一样同等对待。

  实际上人才的流失是可以避免的,应该通过给予奖学金和资助的形式吸引人才回国工作。捐款只是一种个人行为,但我们要意识到人们的讨论说明了中国人对教育的关注。中国应该吸取优秀的教育理念,为自己国家的繁荣和昌盛留住人才。

  中国研究学者、韩国贸易馆(北京)副馆长朴汉真

  讨论帮助价值观走向多元化

  这件事引起争议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张磊的身份,他是中国人;另一个是因为这是迄今为止,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毕业生最大一笔个人捐款。一种观点说他捐钱给外国,是不爱国的;另一种说他毕业于耶鲁,捐款是无可厚非的。我觉得这样的事情,不止会发生在中国,在其他一些国家也都曾发生过。如果一个国家自身经济还不是很强,而自己人却把钱捐给外国,所以引发这样的议论,我认为都是可以理解的。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的话,虽然张磊这笔钱将会流向美国,但是它也会惠及中国的留美学生啊。

  韩国也有发生过留学生捐钱给外国的事情,也曾引起过不同观点的议论。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海外韩国人,也开始承担起所在国家的社会责任。

  中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发展很快,同时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社会上人们的价值观也越来越多元化。另外,网络的发达也很容易让一件原本很小的事放大成为一件似乎很大的事情,其实不然。

  这样的讨论,有助于中国社会的价值观走向更多元化,这对中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有利。我觉得对于中国,类似这样的情况会越来越多,这样多元化的讨论有助于帮助增进中国与外国的相互理解。

    ----- 留学生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