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电子烟有“入门效应” 别让孩子碰!

电子烟有“入门效应” 别让孩子碰!

2020年06月01日 13:37 来源:扬子晚报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电子烟有“入门效应” 别让孩子碰!

  “六一”前夕,恰好是世界无烟日。近日,两会提案“建议逐步禁止生产销售电子烟”冲上微博热搜,“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制品及电子烟写入法律”的建议,也引发热议。尽管“电子烟致死”有待进一步证实,但其危害不容小觑,尤其是青少年陷入“重灾区”,让人痛心、揪心。

  电子烟并不安全

  电子烟中主要的成分是尼古丁(俗称:烟碱)。尼古丁本身是导致烟草制品成瘾性的罪魁祸首。电子烟释放的气溶胶当中含有甲醛、烟草特有亚硝胺、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同时包括乙二醛、重金属等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并非像很多营销宣传的那样,仅仅是“水蒸气”而已。

  世卫组织明确表示:目前没有充分科学证据表明电子烟可以帮助戒烟。由于缺乏监管,目前市面上已知的电子烟产品的尼古丁含量标志,和实验室检出的含量存在一定差距,可能会造成使用者降低心理防线,过量摄入尼古丁。

  电子烟还有“入门效应”

  新型电子烟产品可能成为青少年培养吸烟习惯的一个途径。

  由于“无害”、“健康”等营销手段和丰富口味的选择,使得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掉入电子烟的糖衣陷阱。在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年轻人使用电子烟的情况明显增加。2011年至2018年间,美国的青少年电子烟使用率从1.5%上升到20.8%。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从未吸烟的未成年人使用电子烟,会使其开始吸烟的可能性增加至少一倍。

  划重点

  发现孩子吸“电子烟”,家长咋办

  一般,孩子第一次抽电子烟可能是因为出于好奇、模仿、虚荣心。当家长发现孩子抽电子烟,一定要寻找到原因,然后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如果和孩子硬来的话,可能会让孩子更叛逆,不愿放下。

  以下几个建议,可照着做:

  1.早点科普电子烟、烟草制品的危害性。家长应该提前用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方式,给孩子科普抽烟的危害。让孩子知道,抽电子烟也是抽烟,抽烟是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一点都不酷。生命只有一次,千万不能被诱惑。

  2.以身作则,不要在孩子面前抽烟。家长可能不经意的行为就会被孩子模仿。如果家里面有吸烟者,那么孩子很可能会早早地去尝试吸烟。家长应该为了孩子着想,避免在孩子面前抽烟。

  3.注意细节,早发现,早管控。若发现孩子的花销突然变大,那么就一定要追问这些钱的下落,并且要留意孩子是否会有躲避家长行为,如发现吸烟,做好交流和引导并且管控好零花钱。

  4.严格管控,和孩子一起找到其他纾压方式。对于经常吸烟的孩子需要给予其更丰富多彩的生活,鼓励孩子发展一些兴趣运动,多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编辑:刘欢】

生活新闻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