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味口"还是"好胃口" 是什么让我们进食过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好味口"还是"好胃口" 是什么让我们进食过度?
2009年02月06日 15:37 来源:南都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每逢年节,稍不留神就容易进食过度。而大多数人并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味口好还是胃口好?有时候大脑告诉我们饿了,而事实上,那信号仅仅发自被蒙蔽的大脑,而非一贫如洗的胃。换言之,许多我们自以为是饿了的时候并非是真的饿了,那是“贪得无厌”的食欲在作怪。

  先弄清食欲大小是否与自身生理状况有关。

  1953年,科学家Kenndy发现脂肪组织可以产生某种调节体重的激素。他认为人体中有一种“饱感因子”。它通过调节机体的饮食摄入及能量消耗,使人和动物机体的重量保持相对平衡,只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如果无病理状况不会过于肥胖,也不会过于消瘦。

  “饱感因子”被后来的科学家证明的确存在于动物体内,并名之为“瘦素”(Leptin,简称LP)。正是这个小东西,在决定食欲的大小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当Leptin在脂肪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血液中,这时它会传达讯号给大脑,告诉你已经饱了。

  若是患有排斥LP疾病的人,通常难以逃脱体重过重的厄运。而正常人的LP会适时告诉你“饱了”。

  然而,许多时候,我们的大脑并不仅仅听信LP的忠告,还会因为其他诱惑的干扰,而摄入身体本不必要的能量。这,便是需要我们警惕的食欲诱惑者。

  既为“欲”,便有诱惑。打开食欲的潘多拉盒子,翻出诱惑的苹果,看清其真面目,以便敬而远之。

  “海洛因效应”。有理论认为,高脂高糖食物就像毒品一样,使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科学家发现,某些物质对我们的影响与吗啡和海洛因的效果相似:促使机体产生脑啡肽。这种物质能使你食欲大增,并且在吃饱以后仍然无法感到满足,结果是我们还在继续进食。

  更要命的是,这种物质会延缓身体传递大脑发出的停止进食信号的速度,信号完全传达大概需要平时所需时间的6倍。高脂食品中就有一种可以抑制、控制食欲的物质。在小白鼠实验中,当不再给吃惯了高糖食物的小白鼠进食高糖食物时,它们都出现了毒瘾发作的症状。

  饮食习惯。辛辛那提大学的精神病学教授Randy Seeley认为,“你一到中午就觉得饿,部分原因是你在过去的100天里,都是在这个时间进食午餐。”是我们规律的生活,让身体在每天的同一时间期待早饭、午饭、晚饭。

  同样,生理正常的人如果食欲超大,很可能是童年时家庭的喂养习惯所造成的。那些用奶瓶喂奶的婴儿,常常被喂过多的牛奶,养成吃的比需要多的习惯,而这种习惯也会一生相伴。

  此外,味口和胃口都是有习惯的。当你习惯食用大量的高糖高脂肪食物时,味口和胃口就会陷入贪吃的恶性循环,而当你改吃适量的清淡食物时,味口和胃口都会变小。

  压力。大多数人之所以偏好高脂食品,是因为脂肪能抑制人体内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分泌,从而改善我们的情绪状态。处于长期压力下的实验小白鼠,也表现出对油脂和含糖饮料的偏好。

  视觉。研究表明,人们看到喜欢和不喜欢的食物时,大脑的核磁共振成像是很不一样的。Randy Seeley提到:“进食前,身体是有期待、会预先做好准备的。”所以,当你看到非常喜爱的食物时,会不经意地分泌唾液。

  食物太丰富。即使饱食一顿大餐之后,我们仍会吃下一份诱人的甜点,因为对于甜点的欲望还没有被满足。食物的多样性会降低人的进食自制力。人体面对品种繁多的食物,本能使然会产生去品尝的欲望。

  酒精。还没有科学根据证实喝酒会增进食欲。但是,喝太多啤酒、红酒或白兰地会削弱判断力, 从而使我们吃得过多。Randy Seeley发现,大多数节食中的人们都认为,如果他们正喝着酒话,就很难离开餐桌。

  温度。人们在低温时更容易摄入过量食物,这也是餐馆里的空调温度通常都开得较低的原因。哈佛大学的儿科教授David Ludwig认为,身体的新陈代谢降低时,便需要摄入食物,进食可以让人暖和起来。当吃到觉得热时,便是过饱的表现了。

  气味。嗅觉是我们感知食物的重要途径。一旦闻到食物的气味,身体会分泌胰岛素,饿的感觉就翩然而至。纽约大学的营养学教授Sharron Dalton说:“气味和视觉都可以促进食欲的一连串反应。”

  离食物太近。曾有调查发现,一个巧克力就摆在自己桌上的人每天平均吃下9块,而一个巧克力摆在离自己6米远处的人每天平均吃下4块。永远不要和自己对美食的抵抗力做斗争,珍惜身体,“远离”诱惑。

  对食物的远离。研究表明,长期不吃某种东西的人在遇到这种东西的诱惑时会出现“恶狼扑羊”的失控情形。

  性欲。在心理案例中,很多人都会用食欲压抑性欲,这两者有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尤其是单身人士。(高园)

【编辑:张艳红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