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口红的N种用途——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一支口红的N种用途
2009年05月08日 10:58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你能看出这款春夏妆容是由一支口红打造的吗?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化妆师说,如果你的预算只能买一样化妆品,不要犹豫,买口红吧。“口红经济”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个神奇的小棒棒对女人的诱惑力堪比仙女手中的魔法棒,事实上,从小时候偷用妈妈的口红开始,口红对于女人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如今,在全球经济开唱哀歌之时,口红不能少、对口红“一物多用”的挖掘就显得尤为重要。选对一支强大的口红,它除了让你的唇色丰盈之外,同样也是提亮眼部、脸部甚至修饰脖颈的秘密武器。

  口红N种用途

  替代眼影 单眼皮只能用在眼头眼尾

  易学指数:★★

  在后台化妆时,有时候找不到同色系的眼影,化妆师就会用口红代替,既能搭配也算是救救急。如果你也没有合适的眼影,在某些时候也需要“救急”。用口红做眼影,在妆前最好用专门的妆前眼霜或者眼部粉底液,眼部定妆效果好,也不用担心口红的颜色会结块以及口红的油分对眼部太过油腻。

  双眼皮的人把口红用作眼影会比较方便,直接用刷子蘸少许,就像平时画眼影一样,加在双眼皮之间和之上,贴近睫毛的部分可以颜色重些,然后慢慢过渡变浅。这一步不能用手上色,否则容易上色不匀,出现一块块的。

  ●提醒:如果是单眼皮,要注意口红只能用在眼头和眼尾处,不能用在中间,否则会显得双眼比较浮肿,整体妆容效果不好。

  替代胭脂 克制用量很关键

  易学指数:★★★★

  口红做胭脂,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口红的“其他功效”,可能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用口红做胭脂“救急”的经历,但多半以效果不大好而收场,屡屡失败仍然不明就里。专业彩妆师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克制用量,不要太多,一点点就好,不够再加,否则容易颜色过重,破坏了底妆补救起来就麻烦了。

  首先要先把口红涂到大拇指根下方突出处,稍加揉搓,通过手掌的温度给口红加温,然后以颧骨为圆心,压在皮肤上并向两边晕开,这样往外的画法会让脸显更有轮廓感。

  ●提醒:如果想让脸显得圆一点,可以压在脸上的苹果肌(笑肌)中,会显得更加圆润可爱。

  修饰轮廓 深咖啡色易显脸小

  易学指数:★★★

  用口红修饰脸部轮廓是化妆师的“秘密绝招”,可以让脸显得更小一点、更加立体。在色彩上最好选择深咖啡色的口红(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专业品牌柜台上都有“非红色”口红的原因,原来还能发挥这种功效)。

  用口红修形,其实比用粉更加贴妆,而且颜色柔和,不会太深太明显。用刷子点上口红后首先从颧骨的发际处开始,往嘴角涂,勾勒出小脸的效果,颜色可以慢慢加深,要注意面积,不要一次刷得太多太重。

  ●提醒:如果想加深眼部轮廓,可以用刷子点上唇膏,顺着眉头自然往下拉,不但能让眼部更有轮廓感,而且能让鼻子显得更立体。

  身体彩绘 深色口红天马行空

  易学指数:★★★★★

  可能有人用过“口红留言”,其实,这种“留言”也能留在身上———变成身体彩绘。其实画一个彩绘并不难,只要有深色的口红以及足够的想像力。下班以后去Party,口红彩绘能让你有很高的回头率,也能让你玩得够HIGH。

  颜色深的口红彩绘效果最赞,用刷子沾上,大概勾勒一下形状,就可以天马行空了。如果你对彩绘要求比较高,也可以买专业的“模板”,能有很多好看的图案和形状。

  ●提醒:参加活动时,配合彩绘,涂在嘴唇上也可以选深一点的红色,不过涂的时候要注意,最好先点在中间(嘴唇中间的1/3部分),然后用唇彩把深色向两边晕开,这样过渡的效果会很好看,特别适合嘴唇厚、饱满的人,涂出来会非常性感。

  专业点拨

  口红接近肤色最百搭

  ●段京晶,M.A.C专业化妆师

  我认为女人最好能备有4支口红,一支是接近肤色的(偏咖啡色系的),这种口红很百搭,也是做裸妆和打底很好的选择;一支是偏粉色系的(肤质白的人),或者是偏健康的金、古铜等有金属质感的(肤色较黑较健康的人);一支是大红色的;还有一支是比较深的咖啡色的。

  唇彩和唇蜜,我建议不用太多,备一两支就好了,颜色普通的就好。因为基本上唇彩和唇蜜是不会改变嘴唇颜色的,只起提亮的作用,所以点在唇中央即可,千万别用太多。

  夏天选择唇膏的时候,唇膏的防晒指数不一定是必要的,最好是选有防晒功能的护唇,它能起到类似隔离霜的效果。另外用完唇膏以后一定要用专门的眼唇卸妆液,把唇膏卸掉,如果卸不干净,嘴唇的颜色会发生沉着变深;如果实在没有眼唇卸妆液,不妨把baby油倒在棉片上在嘴唇上敷几分钟,再用打圈揉的办法用洗面奶清洗干净。×巫倩姿 摄影/本报记者 王远征)

【编辑:张艳红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