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不能把营利放首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不能把营利放首位
2009年06月17日 10:06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6月13日是中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北京市在遗产日期间组织开展了多项与“非遗”相关的活动。但靠几场活动或表演是否能唤醒公众对文化遗憾的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怎样为旅游所用并在旅游中传扬?成为专家和业界关注的话题。

  位于西四十字路口的胜利电影院经过装修一新,6月12日在一片喜庆气氛中换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门牌,成为北京市的首家“非遗”展示中心。

  在“文化遗产日”当天,“非遗”展示中心正式向公众开放,二楼的菲怡阁茶馆中正在上演京东大鼓《老来难》和其他一些快板、双簧、京剧清唱等传统曲艺节目。演出的上座率很高,不过来的观众大多是发过请柬的,他们一边品着香茗,一边观看演出。

  观众年龄以中老年人为主,零星也有一些青少年。其中有一个叫高杰的高中毕业生,他说自己从小就在家里的“匣子”里听相声(老式广播),因为对传统曲艺很喜欢所以就跑来听了。

  与“茶馆”的火爆相比,其他“非遗”展室却冷清得多,北京鬃人、彩塑、面塑、毛猴、京剧脸谱、京派内画鼻烟壶等多种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安静地陈列展台中。除了静物,还有视频介绍和用投影生动演示的烤肉季旧时场景。在一些传统工艺传承人坐镇的小格子间,尽管前来观看和交流的人稍多一些,但一上午卖出去的小工艺仍无法与原先在庙会上热销的情况相比。

  与此同时,王府井步行街上正在举办“北京老字号”非遗汇展,除了内联升千层底布鞋制作等展示活动外,更多的是稻香村、全聚德等老字号饮食的展销,因为活动期间有一定优惠,吸引了不少人购买。

  在这样的活动中,观众最关注的显然是商品的价格或喜欢的表演。“现在有许多人把‘非遗’这个概念完全搞拧了,包括一些政府部门,把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烤鸭、饺子这样很大众化的不需要抢救的东西都列入‘非遗’名录,甚至对非遗传承人搞‘海选’活动,这实际上已经偏离了‘非遗’的真实内涵。”中国政法大学世界遗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刘红婴说。

  “文化遗产日活动办了仅4年时间,已经出现了弱化的苗头。政府的一些相关机构配齐了,但仍没找到最佳的运作方式。”刘红婴表示,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政府和媒体还需要加强组织和宣传,既不能走偏,也不能过于狂热,而是理性地一步一步提高。

  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王健民则建议,在保持文化原真性的前提下,通过与旅游的结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传承人

  为销路所愁或在游客中传扬

  “我这手艺作为兴趣爱好可以,但养家糊口不行,所以收不了徒弟”。以制作毛猴作品闻名的任文仲老人很坦诚地说。他们正在为缴不起昂贵的摊位费和找不到更好的销售渠道而发愁。

  在任老眼里,西城区每年元旦、春节组织的室内庙会,每天给民间艺人补助400元劳务费,已经算解决了大问题。而这次来西城区的非遗展示中心参展,吸引他们的也是6月30日前暂不收摊位费。

  翟广孝是石景山太平鼓的传承人,他以打太平鼓时高难度的“扑蝴蝶”表演闻名。他说村里打太平鼓的人数并不少,但他们发愁的是没有什么正式的演出机会,时间长了技艺就会不断退步。另外买鼓、买衣裳也需要一定经费,这个问题也是制约当地太平鼓传承和发展的因素。

  与他们相比,风筝扎制艺人王赤峰则“幸福”得多———他不仅不愁风筝的销路,还常常有机会给游客或外国人讲解风筝制作的工艺,传扬风筝历史和制作、放飞方面的技能。

  王赤峰的家就在什刹海的南官房胡同,这里是各个旅行社胡同游线路的必经之地。他拥有“北京市文化艺术家庭”的证书,可以接待游客。于是,常有游客特别是外国人来家里参观他制作的风筝,临走时游客大多都会买他的风筝。

  王赤峰还把风筝制作的要诀传授给一些农村的富余劳动力,然后把他们制作的风筝带到北京销售,形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销售链。

  对话:非遗旅游要保持文化原真性

  刘红婴,中国政法大学世界遗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王健民,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为非遗而非遗会成“伪民俗”

  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进行大规模的复制?

  刘红婴:非遗的特殊性正在于它的不可复制性,一些非遗模拟表演其实已经变了味。真正的非遗应该是原生态的,人和当地生活环境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文化表达的是一种生活的理念和价值观。如果我们不顾及一种文化遗产的生存土壤,只是单纯地为非遗而非遗,就会演变成为一种“伪民俗”。

  建立名录不是给名分或待遇

  记者:应该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刘红婴:首先要建立国内法的法律体系,准确贯彻国际法的精神要旨。

  第二是深入开展拯救工作,整理和建立非遗名录。

  需要注意的是,建立名录并不是给名分或者待遇,要避免狂热。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宣布的三批非遗名录总共不过90项,而我们公布的两批国家级名录的数量已达1028项,数量过于庞大,容易造成鱼目混珠,就难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第三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出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专门人才。

  非遗旅游不能把营利放首位

  记者:旅游开发对非遗的意义是什么?

  王健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有很多的结合点,在这方面已经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如日本的歌舞伎表演、苏州园林里的小规模昆曲演出。但非遗旅游必须要在保护的前提下保持一种文化的原真性,而且不能把营利放在第一位。

  非遗保护的资金问题必须依靠政府扶持以及企业与个人的捐赠。只靠旅游收入支撑非遗的传承与保护不太现实,非遗也容易受到伤害。(实习生 马青春)

【编辑:陈薇伊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