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喊结婚贵 新人结婚大半靠家长“赞助”(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人人都喊结婚贵 新人结婚大半靠家长“赞助”(图)
2009年08月08日 10:38 来源:武汉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今年,武汉一对新人结婚要花多少钱?绝大多数人的答案是5-8万元。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连日来,本报记者就结婚花费问题,展开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50对未婚但计划5年内“婚”的准新人,及婚龄5年内的年轻夫妇。大部分准新人或年轻夫妻的年龄在24—40岁之间,学历均在大专以上,家庭月收入在5000—1万元。

  26岁的张小姐上个月刚踏上红地毯,她的婚礼花费了6万多元,比预期多花了5000多元。据调查结果统计,七成受访者的婚礼花费与张小姐基本一致,在5-8万元。

  其中三分之二被调查者表示,婚礼的花费超过了预期,其中“透支”1万元以上的占了四成。婚庆各项开支中,酒宴是最大的一笔,平均要两三万元。

  在“婚礼的费用主要由谁出”的问题上,一半的问卷在“家长”一栏划了“勾”。不少新人在调查中表示,更愿尝试旅行结婚等“轻松”结婚方式,选择传统婚礼,主要是为“给父母、亲友一个交代”。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的结婚消费中,来自父母们不同程度的财力支持。父母支持程度为30%—50%的新人居首位,占到近五成。还有少数受访者选择了更高比例的50%—70%。仅一成左右的受访者,选择只接受父母10%的资助。

  “自己已经工作了,结婚的事情应该由自己出钱,要不就成了‘啃老族’。”在某企业工作的李小姐表示。但也有新人的父母表示:现在年轻人的支出也比较多,所以父母也希望能帮他们多分担点压力,而且为儿女操办婚礼也是中国的传统。

  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家长“赞助”比例与新人年龄成反比。准新娘、准新郎年轻越轻,家长赞助比例越高。随着年龄增长,这一比例随之下降。几位年龄超过32岁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结婚时,基本上没要父母掏腰包。

  “在你认为结婚必备依次是哪几样”这个问题中,大部分受访者前五位依次选择为:房子、家电、服饰、婚宴、旅游。接下来是婚纱照、车子等。

  调查问卷显示,购房和装修除外,大部分人的婚庆花销预算超过5万元。大部分人是这样分配这笔结婚费用的:婚纱照3000-5000元;首饰5000-10000元;购置服装5000-10000元;婚宴30000元;花车、布置、摄像等婚庆服务2000-10000元;旅游1-1.5万元。

  人人都喊结婚贵

  在这次调查中,在被问到“是否觉得当前结婚费用过高”时,100%的受访者选择“是”。在谈及理由时,不少人填写的是“浪费”、“钱的多少不能代表感情的深浅”等。

  婚礼过来人宁小姐表示,“结婚费用高了,超过了年轻人的收入积蓄。再算上买房还贷,压力很大。”

  在被问及“新婚家庭是否有负债”时,九成受访者表示:有,且基本上全为房贷。负债金额分别为15万-40万元不等。

  俭朴婚礼有市场

  是否会选俭朴婚礼?答案是一半一半。

  一位公司白领认为,“婚礼的仪式感很重要,但与奢华无关”。而不选俭朴婚礼的受访者的理由分别为:“婚礼是人生最重要的日子,没必要太俭朴。”“要照顾父母的感受”“没面子”、“寒酸”等。

  不过记者调查也发现,当前年轻人对“俭朴办婚礼”的概念并不一样。一位选择俭朴婚礼的刘小姐在婚纱照一栏选择一分钱不花,而在旅游一栏,选择了5万元的大额预算。

  她认为,自己心目中的俭朴,并不是婚礼金额上越少就越俭朴,而是不把钱花在没有必要、做给别人看的地方。比如,自己就认为婚纱照完全是个摆设,千人一面,照得根本不像自己,与其在这上面花冤枉钱,不如把资金存起来,实现自己到欧洲旅行的梦想。

  如今准新人结婚开销可不小,贷款买房少不了,还要准备房子装修、婚纱照、酒席……平均花费超过20万元。昨日,记者走访市商务局陈攸玉女士,长期在婚庆行业领域里工作的她,教了省钱5招。

  第一招 尽量团购

  中国人结婚喜欢扎堆,不妨提前准备,然后结伴去采购,讨价还价有底气,可享受批发价。结婚用品基本都是可团购,从房子、汽车、家电、家具、装修……

  第二招 婚纱照自己搞定

  到婚纱馆去租婚纱,每套每天的费用只要百元。自已请化妆师、摄影师,一天费用不超过600元。请他们将照片在电脑上制作完后,拿着U盘到南京路一带的专业冲洗店去冲洗,总体费用要比找摄影工作室拍婚纱照省一半。

  第三招 婚宴选自助餐

  现在许多年轻人都喜欢追求有个性的户外婚宴,可在市区内的一个景点,举行西式户外自助酒会作喜宴。中式酒席除酒店的开销,还要加上烟酒。选自助餐,同样的菜式,会省不少钱。

  第四招 订做婚戒

  在上海、深圳等城市,流行买裸钻,然后再请首饰店做戒托,这样的费用只有成品钻戒的三分之二。

  第五招 尽可能DIY

  喜糖可买散装,再买包装回来自己装,省几百块钱。床上用品动辄几千块,自己到布料批发市场买面料,再找人订做,能便宜一半。记者王丹妮实习生刘洋

【编辑:刘霏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