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预测10年后盛行姐弟婚 男性将遇"婚姻贫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生活新闻
    社科院预测10年后盛行姐弟婚 男性将遇"婚姻贫困"
2010年01月11日 08:32 来源:扬子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昨天上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召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新书发布会。该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越来越大。

  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很有可能出现“隔代婚姻”、“姐弟婚姻”等错位性的婚姻。出生性别比畸高成为当前中国人口结构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该书指出,出生性别比攀升主要是影响婚姻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变迁和“人口生态安全”。贫困地区的男性还会遭受“经济贫困”与“婚姻贫困”的双重打击;“错位婚姻”如“隔代婚姻”、“姐弟婚姻”等有可能大量涌现。未来的社会阶层结构、消费结构、组织结构等都将更为男性所主导,两性间不和谐问题会凸显出来。成为影响大国崛起的另一个不利因素。

  该书指出,解决性别比失调问题,最根本的是要确保一定水平的生育率,因此建立弹性生育政策很重要。

  书中同时倡导男女平等的文化氛围,从物质保障上和观念上帮助人们改变“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人口流动中,可考虑女性资源丰富的地区实现“倒插门”,也可探讨“跨国婚姻”的可行性问题。

  新闻视点:调查称2020年中国将有2400万男"光棍"

  另据人民网报道: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2400万可婚男性“打光棍儿”。

  今天上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召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新书发布会。该书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越来越大。

  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很有可能出现“隔代婚姻”、“姐弟婚姻”等错位性的婚姻。

  出生性别比畸高成为当前中国人口结构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现象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是由生物学规律决定的,保持在103—107之间,就是说每出生100个女婴,对应的男婴应该大致是103到107个之间。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指出,上世纪80年代以前,人口性别比总体上基本平衡,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出生人口性别比越来越大。2005年全国1%人口抽查显示,出生性别比在130以上的省份有5个,在120—130之间的省份有7个。

  农村出生性别比明显高于城市。从目前情况可预测,2020年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

  原因 低生育率、传统观念双重挤压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博士、安全社会学研究者、华北科技学院副教授颜烨指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近20年来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使不实行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一些年轻夫妇(尤其是在城市中)不愿生育或不愿生育二胎的现象出现。

  以至于西方发达国家曾经流行的“发展就是最好的避孕药”的口号今天在中国同样初现了。

  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和低生育率作用下,“重男轻女”、“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传统生育文化促使人们不惜采取措施如借用B超等高科技进行性别鉴定,导致人工流产女胎现象非常严重,这种 现象在农村更为普遍。

  影响 男性将遭受“婚姻贫困”

  该书指出,出生性别比攀升主要是 影响婚姻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变迁和“人口生态安全”。

  贫困地区的男性还会遭受“经济贫困”与“婚姻贫困”的双重打击;“错位婚姻”如“隔代婚姻”、“姐弟婚姻”等有可能大量涌现;10-20年后男性劳动力过剩和“就业性别挤压”可能严重,作为“性别弱势”的女性其生存发展将更加边缘化。

  未来的社会阶层结构、消费结构、组织结构等都将更为男性所主导,两性间不和谐问题会凸显出来。其中婚配问题影响生育资源和生育机会的合理配置,有可能诱致“人口生态链”断裂,无疑会给社会关系和民族延续造成极大障碍,成为影响大国崛起的另一个不利因素。

  解决 应建立弹性生育政策

  该书指出,出生性别比攀高的根本 原因在于节育政策下生育率过低,因而解决性别比失调问题,最根本的是要确保一定水平的生育率,因此建立弹性生育政策很重要。

  同时倡导男女平等的文化氛围,从物质保障上和观念上帮助人们改变“重男轻女”的思想,扶助女性发展;在人口流动中,可考虑女性资源丰富的地区实现“倒插门”,也可探讨“跨国婚姻”的可行性问题。

  专家指出,打击非法出生性别鉴定可能不是根本措施,但仍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性别比回归正常,确保“人口生态安全”。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