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热门国留学政策解析——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留学生活

高考后热门国留学政策解析

2010年08月24日 16:50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中榜者固然可喜可贺,落榜者却未必山穷水尽无路可走。本期的留学特刊将向您讲述高考落榜生到国外留学的种种出路,文中所引例子真实存在,同时,学生和家长可在“专家点评”中了解各国留学特色。

  新加坡大学:学费低廉质量优

  个人档案:黎青,理科生,高考成绩423分,平时成绩良好,擅长英语。

  意向留学国:新加坡

  专家点评:新加坡的公立教育质量享誉全球,而私立院校以瞄准国际市场需求培养新型国际人才而闻名。而在新加坡留学,平均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不到10万元人民币。

  新通国际留学专家黄爱莹介绍,新加坡公立院校一共只有8所,入学要求比较高。其中,5所公立理工学院要求高考分数达到国内二本线以上,雅思成绩要求6分以上,还需要入学考试成绩;而另外3所则要求高考分数达到国内一本线以上,雅思成绩要求6.0至6.5分,另外还要参加入学考试进行筛选选拔。黄爱莹称,对于高考成绩只达到国内大专院校录取分数线的学生,留学新加坡一般有两个方案,一是直接申请新加坡优质的私立院校,二是到新加坡先读一年O-Level,再考取新加坡理工学院,案例中的刘同学就是选择第二个方案。学生毕业后有一年的时间可以留在新加坡找工作,找到工作后可以转工作签证,以后有机会拿绿卡。

  美国大学:可通过“双录取”入读

  个人档案:梁永林,文科生,高考成绩409分,平时成绩中等,语言一般。

  意向留学国:美国

  专家点评:应届高考生落榜后想赴美留学,有两种途径。其一,可以先入读美国的社区学院,两年后学分互认,申请转入美国四年制大学;其二,留学生还可先进入提供‘双录取’的美国高校就读语言课程,然后即可对接到该校的大学课程。

  新通国际资深美国留学专家黎燕莺表示,国内不少学生是在高考之后才临时决定要出国留学,由于事先没有准备语言考试,在没有语言成绩的情况下,又希望尽快出国,这样一般通过无语言双录取的方式赴美留学,美国很多大学都开放“语言+专业”的双录取申请方式。

  此外,出于经济上的考虑,美国社区大学将是“价廉物美”的选择。所谓社区大学,是指美国两年制大学,学生可以学完后,再转学到四年制美国名校,完成剩余的两年本科课程,这种方案可以节省大约20万人民币的学费。美国本土人喜欢这样的方案,每年50%的大学新生在社区大学就读。社区大学的转学率很高,办理转学也很方便,成绩好的甚至有机会获得保送。

  澳洲大学:雅思5.5分以上

  小档案:张立,理科生,高考成绩437分,平时成绩70分左右,无雅思成绩。

  意向留学国:澳大利亚

  专家点评:澳大利亚的高校并不以中国的高考成绩为录取标准,主要看重的是高中平时学习和语言成绩,不同的语言成绩有不同的学校可以选择。该学生的平时成绩在70分左右,可选择南昆士兰大学、堪培拉大学、中昆士兰大学等。

  启德教育专家蒋磊介绍,要去澳大利亚留学,签证要求是雅思最低4.5分,学校的入学要求是雅思5.5分以上。该学生还没有语言成绩,必须在中国先考。如果考试成绩在4.5-5.5分之间,可先去澳读语言课程再上一年预科,之后就读3年本科主课。如果国内雅思达到5.5分,可以直接读一年的预科,再读3年本科。

  澳大利亚预科费用一般每年1.2万澳元(1澳元约等于6元人民币),大学本科每年1.5万至2.3万澳元,每年生活费从8000到1.2万元不等,折算之后,每年在15万至22万元人民币之间。

  英国大学:开销大,预科专业广

  小档案:陈安南,文科生,高考成绩354分,雅思成绩5.5分,家庭经济条件不错。

  意向留学国:英国

  专家点评:英国留学成本较高,每年约需20万人民币,一年预科加上三年本科的开销(学费加生活费)将在70至90万元人民币之间。对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庭来说,可以申请一年或半年的预科课程,即今年9月份或明年初开学的预科课程。

  艾迪留学英国部负责人谢玲表示,在英国读预科的特色是,其覆盖的专业广,包括商科与金融、计算机科学、工程、法律、社会科学、传媒、旅游酒店等。在确定专业方向后,学生将通过1年或半年的预科学习,在来年选择与提供预科课程的国际学院签订协议的其中一所英国大学,或直升提供该预科课程的大学,继续深造三四年时间。

  小陈已经有了雅思成绩,她有可能赶上今年9月份的预科,但对于没有雅思成绩的同学,恐怕就很难,因为现在的英国签证不再支持内部语言测试,高中毕业生要去英国留学,必须先拿到统一语言考试成绩(例如雅思)。(黄亮 黄少绮 黄宝英)

参与互动(0)
【编辑:朱峰】
    ----- 留学生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