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重视环境保护 拓展新的领域——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生态旅游:重视环境保护 拓展新的领域

2010年07月26日 09:05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四明山镇地处山区,经济发展和平原地区比相对滞后,但近几年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山区的地理环境便是我们最独特的旅游资源。”浙江省余姚市四明山镇党委书记高权说,自从四明山镇打出“生态旅游”牌,漫山遍野的花木和当地独特的气候环境吸引了大量自驾游客人。

  将生态旅游视为地方经济抓手的远不止四明山镇,云南临沧市旅游局副局长李晋说,除了别具一格的自然山水外,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都是临沧市生态旅游的主要内容,推销旅游资源、发展生态旅游,将作为临沧市长期的经济工作重点。

  在西藏林芝地区,巴松措国家森林公园、雅鲁藏布大峡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纷纷成为生态旅游品牌。据悉,2009年林芝地区接待游客1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了8亿元。

  作为一种增进环保、崇尚绿色、倡导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倡导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迅速发展成为大众化旅游产品;而从全球范围看,上世纪80年代“生态旅游”概念提出至今,生态旅游在短短20余年里就占据了世界旅游市场30%以上的份额,并以年均20%—30%的速度增长,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生态旅游成新时尚

  “生态旅游”一词最早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召开,生态旅游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被人熟知。保护尊重原生态、强调可持续发展、为当地经济做贡献,都是生态经济所倡导的几大原则。

  与传统旅游把大自然作为消费对象不同,生态旅游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平等交流。游人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也在融入自然,增进对各种生态的认识和了解,关注和思考着环境问题,这让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极富社会责任感的旅游方式。

  尽管传统旅游业最初被很多国家称为“无烟”产业,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旅游如果规划不当,管理不善将造成过度开发和不平衡发展、环境污染等多方面的问题。“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使得旅游活动的范围和程度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破坏了旅游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旅游资源的价值降低,反而又阻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旅游业的反思和全球绿色浪潮的兴起,让生态旅游浮出水面。

  事实上,旅游者也已开始对一成不变的旅游形式感到厌倦。在上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就有一些企业家开始选择偏远旅游线路、开辟新的旅游点,从当地人手里租赁或者购买土地,建起了生态旅舍,提供导游服务。欠发达国家也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一方面可以赚取外汇,另一方面比伐木和农业等其他资源利用方式对资源本身的破坏性小。

  生态旅游资源如何开发

  开发与保护并举————生态旅游的概念甫一提出,这一开发利用模式便成为共识。

  旅游产业依赖于资源环境而生存,一旦资源被破坏,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生态旅游将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将满足旅游者需求与改善当地社会福利相结合,成为资源保护的有效途径。

  浙江余姚大岚镇的柿林村是一个古村落,开发生态旅游前,村民收入来源就是卖柿子和外出打工。2001年柿林村被打包进了“丹山赤水”景区后,村子不但每年可从门票收入里分成7.5%,一部分村民还在景区担当了山林维护工作。如今,90%以上的村民与旅游挂上了钩。

  柿林村党支部书记沈炳荣说,游客的到来拉动了柿子价格,村民种植柿树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整个村子都成为了生态旅游的受益者。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世界生态旅游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肯尼亚就率先采用了“利益相关者”理论:政府将数个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权交给当地县郡,使其从公园门票、饭店和其他旅游设施中获得收入。当生态旅游的概念开始出现的时候,这一理论已经被延伸到多个领域:教育旅游者和当地人提高对环境和文化的敏感度,降低旅游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在开发经营上,生态旅游要求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必须要对所处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非常了解,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知识。

  在杭州,长期受农耕文化影响的西溪湿地走出了利用和保护相结合的“西溪模式”,使这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生态湿地、科普湿地于一身的西溪湿地重新焕发光彩。“在向游客展示西溪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存的同时,西溪湿地中生态环境较好、最精华的区块实行相对封闭保护,杭州市农科院、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都将西溪湿地公园作为科研基地,进行生态监测,提出保护意见。”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丁平说。

  我国生态旅游业主要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2008年,我国印发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将我国的生态旅游资源分为山地型、森林型、草原型、湿地型、海洋型、沙漠戈壁型、人文生态型7大类型。

  做一个合格的生态旅游者

  “留下的只有脚印,带走的只有照片。”生态旅游的口号广为人知。

  在云南临沧市双江县的“世界古茶谷”景区,全程有向导和医务人员陪同,但没有小卖部、没有垃圾桶,游客必须自己带足饮用水,并且将空瓶带下山。

  “将旅游中产生的一切影响降至最低,就是我们的要求。”古茶谷景区的投资方、云南鸿如茶业有限公司总裁董忠义说,景区控制游客人数,每次在出发前都会提前告知游客相关的注意事项。他还提到,游客在爬古茶谷之前已经对临沧产茶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环境有了一定的了解,怀着期待和好奇去一睹千年古茶树的真容,才有了长时间攀爬的动力。

  生态旅游让人们切实重视和保护自然,生态旅游区更是提高人们环境意识的天然大课堂。

  了解并尊重当地文化和风俗、步行或使用对环境无害的交通工具、不丢弃垃圾、不采集珍贵的动植物样本,都是一名合格的生态旅游者应该做的。

  生态旅游市场多在偏远、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这决定了生态旅游者应当将保护生态资源环境放在第一位。在卢旺达原始森林中观赏野生动物时,传统旅游会允许旅游者进入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并随意地与野生动物嬉戏,而生态旅游则采用对野生动物影响最小的活动方式———用望远镜进行远距离观察。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保护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这是对生态旅游者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游客要通过生态旅游获得回归大自然的精神享受,需要有正确、专业的旅游心理。不应该追求物质享受,而应该有欣赏、探索和认识大自然及当地文化的明确要求。

  我国是一个生态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可以成为生态旅游的目的地。只要以了解当地环境、文化与自然历史知识为旅游目的,并能够自觉地保护和珍视旅游资源和环境,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生态旅游者。

  生态旅游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强调以一颗平常心去尊重和感受自然,强调用耳朵、用眼睛去充分体验和审美自然,也许在这一刻才能够真正发现大自然最独特的美。

  古茶谷里觅茶踪

  这是位于云南省西南边陲临沧市双江县的勐库大雪山。

  在半山腰的古茶管理站品尝了当地特色食品鸡肉烂饭后,记者一行便跟着当地的向导朝“世界古茶谷景区”进发。向导走在最前端,一边除去挡路的枝桠,一边砍下一根根粗壮的树枝,削尖一头插在地上,方便身后的游客当拐棍。

  阳光透过细密的枝叶投射在山间小路,从山石的泥泞和黄土的沟壑尚能看出这是一条雨季的小涧,有些古茶树的树身向着路中心倾倒下来,只能小心地侧身而过。除了散落地上的茶籽,满目净是遒劲的树干。

  在海拔2250米至2750米的勐库大雪山中,散布着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茶树群落,面积达到12000余亩。出发前我们就被告知,从古茶管理站到我们的目的地————“1号古茶树”,往返18公里,只能依靠步行。

  “世界古茶谷景区”的规划建设始于2008年,临沧市和双江县政府对“勐库古茶谷旅游区”立项,引来了投资方云南省鸿如茶业有限公司。这家以茶为主产品的公司,一掷千金搞旅游开发,通过全方位的考察提出了“世界古茶谷”景区的构想:以古茶谷为核心,结合周边旅游资源,将旅游观光和生态农业、环保工业有机结合,打造一条完整的茶产业链条。

  事实上,当“世界古茶谷”景区完全建成后,所有的游客还是必须依靠自己的双腿登上勐库大雪山。“我们将对这片古茶谷实施封闭性开发,不修路、不建宾馆,保持其最原始的状态和由此带来的吸引力。”云南鸿如茶业有限公司总裁董忠义说。2010年4月,鸿如公司取得了189平方公里世界古茶谷景区的资源开发权。经过中科院专家的考证,这片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被证实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最广、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的古茶树群落。

  经过4个小时的攀爬,几乎所有人都到达了目的地:海拔2720米、树龄千年以上的“1号古茶树”。虽然手脚已经酸软,但终于亲眼见到了参天的千年古茶树,回去的路途也变得轻松愉悦。“就算是我们当地人,爬个来回也需要5个小时。”随队医生王学良告诉我们,攀爬原始森林,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体力和意志的双重考验。

  “鸿如在临沧地区有26万亩茶园,100多万名茶农,我们欢迎游客 去茶园做客、去体验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董忠义说,以雪山原始森林生态、茶文化、民族风情为主题,“世界古茶谷”景区集结了神农祠、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冰岛湖旅游度假村、生态茶园等景点,“生态”两字串起了双江县乃至整个临沧市的旅游资源。(本报记者 陈莹莹)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