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锅炉:国家重大电力装备“领跑者”——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东方锅炉:国家重大电力装备“领跑者”

2010年07月26日 16:4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正是靠几代东锅人不断传承的那股不甘于人后的拼搏、超越精神,才有了今天立足于中国三大发电设备设计制造和出口基地之一的东方电气集团所属的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站在位于四川省自贡市的这家现代化企业总部大楼里,东方锅炉高级顾问李太顺自豪地对来访的记者说。

  今年62岁的李太顺,在东锅已经工作了40多年,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做起,历任厂长、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见证了东锅几十年曲折艰辛的发展之路。

  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东锅建成时,当时的行业主管部门对东锅的生产定位为:生产5万千瓦级别的锅炉。但是东锅人明白,5万千瓦的锅炉远远不是中国发电设备的主流。不甘于现状的东锅人第一次展现出了自己的“拼搏、超越”劲:利用3年时间,自主研发了20万千瓦级别电站锅炉。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东方锅炉在吸收消化国外引进的30万千瓦控制循环电站锅炉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研制更适应中国国情的30万千瓦四角切圆燃烧自然循环锅炉。

  “当时很多人不赞同我们做30万千瓦的锅炉,东锅面临的困难‘比天还大’。”李太顺回忆说,“但是东锅人看到了世界发电设备技术的发展潮流和中国电力增长的趋势,坚定认为,若不开发30万千瓦锅炉,东锅将没有出路。”

  敢于拼搏的东锅人把这台30万千瓦的锅炉称为“争气炉”,下决心打一场漂亮仗。但就当“争气炉”汽包制造进入关键的时刻,1985年3月29日,自贡发生4.8级地震,东锅大部分职工宿舍和厂房出现裂纹,上千户职工被迫大搬家。

  就在人们还在为东锅职工安全担心的时候,震中传来消息:我国第一台自主制造的30万千瓦锅炉在东锅诞生了!东锅人在逆境中打赢了这场硬仗。随后,东锅生产的30万千瓦电站锅炉,得到了国内外用户的高度认可,并赢得很大的市场份额,为东锅带来了10多年的持续稳定发展。

  但是,企业没有一帆风顺式的发展模式。世纪之交,就在东锅人雄心勃勃向着60万千瓦等级锅炉的研制迈进之时,他们突然发现自己一下子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处境之中。

  1999年临危受命、全面主持东锅工作的李太顺对那段日子记忆尤为深刻:“整个行业陷入低谷,东锅不仅连续两年发生巨额亏损,企业内部管理也出了些问题。最困难的时候,职工连续3年没有报销医疗费用,东锅几乎到了‘关门走人’的地步。”

  怎么办?领导班子一方面稳定职工情绪,一方面果断地进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将原来的后勤、辅助等部门和产业分离。一个万人大厂最终拥有在职职工3400多人,经历了伤筋动骨和脱胎换骨的改制,放下了包袱,轻装上阵。

  同时,东锅始终牢牢抓住锅炉这一主业,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使在最缺钱的那几年,我们也没有放松对60万千瓦锅炉的研发,因为所有东锅人都知道,核心技术才是我们翻身的根本。”

  东锅在技术研发上不断取得成果,30万至100万千瓦等级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60万千瓦等级及以下亚临界自然循环锅炉,60万千瓦等级亚临界和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100万千瓦等级核电站设备等产品相继开发成功并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正是有了这些核心技术,东锅才能在2002年中国电力发展又一个高峰到来的时候,再一次把握住了自己的命运,用实力再次证明无愧于中国三大发电设备制造和出口基地之一的称号。在逆境之中,东锅人的这股子‘拼搏劲’再一次挽救了自己。”李太顺自豪地说。

  东方锅炉的发展历史,也是中国工业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单一的产品结构到多元化发展,从高能耗到环保升级,从单纯的引进、模仿到消化吸收、自主创新,东锅人靠着自己的“拼搏劲”,一步步从一个只能生产5万千瓦等级电站锅炉的三线企业,成长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业的领跑者,在某些技术领域,已经可以与国外顶尖公司同台竞技。

  以核电技术的国产化为例,李太顺说:“1996年的时候,我们还只能在核电项目中承担国外公司的分包合同,也就是给他们打下手。但是到了1998年,我们就实现了百万千瓦级核电站核岛主设备国产化的重大突破,并在部分核岛关键设备的制造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在东锅已经成为我国核电站核岛主要部件的生产商。”

  如今,走出逆境的东方锅炉秉承着为世界能源与环保提供先进装备和一流服务的企业使命,已经形成锅炉、核电、环保、电站辅机、石化容器和电站服务等六大产业,“企业创百年”成为了新时期东方锅炉的又一个宏伟目标。

  (记者江毅、丛峰)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