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不能没有自行车——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民声:不能没有自行车

2010年08月19日 11:20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一个和谐、成熟的城市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各种交通方式有一个统筹合理的安排,让它们各得其所

  邻居张大爷现在每次出门之前都要抱怨半天,说这路根本没法儿骑车了。张大爷骑了一辈子自行车,以前是上下班的交通工具,退休以后是探亲访友的代步工具。可是骑着骑着,他发现汽车道越来越宽,自行车道越来越窄,有的地方还干脆没了自行车道。一边呼吸着“新鲜”尾气,一边跟大大小小的汽车在一起“较劲”,张大爷觉得很是没有安全感。

  相信绝不只是张大爷有这样的感受。近些年,很多城市的道路建设速度非常快,路是越修越密,路面也越来越宽。但是到路上走走,会发现道路空间的分配很不平衡。似乎更多的道路资源是为机动车提供的,步行和自行车的道路空间受到严重挤压。经常能看到机动车上了自行车道,自行车上了人行道,行人则只能在各种车流中穿行,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期间,不仅彼此的安全不能保障,还极大地影响了交通状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于出行更加便捷、舒适的需求,我们似乎一下子就进入了“汽车时代”。机动车的保有量与日俱增,在一些大城市,甚至以几百万辆计。随之而来的是其他的出行方式被不断挤压。数据显示,2009年1到4月,北京市民的自行车出行比例只有19.7%,比2008年同期下降0.6%。但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人士也表示,从全国来看,目前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仍是我国城市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要占全部出行方式的60%左右。既然还有这么多人选择步行和骑自行车,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安排城市交通规划时不能只考虑开车人的需求。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纵观国内外的宜居城市,其在交通方面无不体现出两大特征——便利和人性化。评价一个城市交通体系的优劣,主要应该看公众的交通利益是否得到保障。一个能让百姓拥有美好生活的城市,并不一定是一个道路修得有多现代的城市,却一定是一个孩子骑自行车出门,家长不用提心吊胆的城市。

  事实上,一个和谐、成熟的城市就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各种交通方式有一个统筹合理的安排。机动车、自行车、步行以及其他出行方式在城市交通生活中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应该让它们各行其道,各得其所。而且,步行和骑自行车作为绿色、节能、环保的出行方式不仅应该加以倡导,也应该受到更多的尊重,不应该让选择这些出行方式的人们觉得自己身处弱势,甚至遭受歧视。

  城市交通以人为本,需要有关部门在城市交通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区域布局、交通运行效率、社会公平以及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注重对市民出行需求选择的研究,根据居民出行意愿提供多种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要更加注重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系统的规划;在运行管理中,更加重视维护公共交通、自行车和步行等交通方式的“路权”,保障行人安全。

  真希望张大爷以后出门之前不再抱怨,骑车在路上还能找到那舒适、惬意的青春记忆。朱隽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