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逢煤必化”加剧煤化工行业亏损

2011年07月18日 07:1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记者近日在内蒙古、陕西、山东等煤炭资源产区采访时发现,一些地方盲目追求G D P增速,不顾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在出让煤炭资源时强制性要求企业搞就地转化;而不少企业也在新一轮煤化工热潮中,以发展煤化工为名,行圈占煤炭资源之实,盲目布局煤化工项目,造成大量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剧了煤化工行业的亏损状态。

  畸形利益导致“逢煤必化”发展乱局

  近年来,国内主要煤炭资源产区在进一步整合省区内煤炭资源的同时,纷纷调整省区内的资源战略,逐步确立了变输煤为输电、输煤化产品的发展思路。由于资源所在地方把煤炭资源转化作为企业占有资源的先决条件,这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全国煤化工行业的快速扩张。

  据兖矿集团战略研究院院长牛克洪介绍,为实现煤炭资源就地加工转化,提高煤炭产业产品附加值,内蒙古、陕西省等煤炭资源富存省区地方政府普遍提出,前来投资煤炭开发的企业必须就地转化约50%的煤炭资源,作为获取煤炭资源的必备条件。在山东也是如此,如肥矿集团要在菏泽开采千米以下煤炭,菏泽市要求必须上二三百万吨焦化项目,而目前煤焦化项目已严重过剩。

  由于一些地方发展火电项目受水资源制约,上马高端煤化工项目又受到技术与人才的限制,于是便大量上马化肥、甲醇、合成氨等技术含量低的初级产品项目。目前,全国3000万吨以上大型煤炭企业几乎都涉及煤化工。牛克洪认为,造成甲醇、化肥产能扩张的根本原因,是受中央税收政策影响,地方上为增加地方G D P和财政税收不得已而为之。

  而对于资源型企业来说,能够在国内圈占更多的煤炭资源,以维持煤炭及煤化工产业的持续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这样,不管是否掌握先进煤化工技术,不管当前煤化工产业残酷竞争的现实,一些企业还是为占有煤炭资源,纷纷迎合地方政府的转化要求,规划上马大量煤化工项目。其中很多项目都是“先上车,后买票”,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低水平重复致使整个产业陷入亏损

  盲目上马的煤化工项目,终于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尝到恶果。据发改委资料,目前,全国甲醇装置开工率只有50%左右,二甲醚装置也大量闲置,相当一部分企业面临破产倒闭。

  兖矿集团是涉足煤化工产业较早的企业,也是2010年全国甲醇产量最多的企业,其煤化工板块亏损非常严重。集团副总经理张鸣林认为,当前煤化工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即大量甲醇、尿素等初级产品产能过剩,而下游煤制天然气、煤制油开发远远没有跟上。如,甲醇做醋酸后,醋酸纤维食素等下游产品太少。近年来,煤化工行业产能扩张迅速,产品初级化,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同质化竞争激烈,带来甲醇等产业整体效益下滑。去年,虽然兖矿煤化工公司经营状况有所好转,但同比仅减亏3亿元。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位宇祥】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