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评论:中国勒令康菲停产怎会是歧视外企的行为

2011年09月07日 18:5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拖延3个月之久而不能“彻底解决”的渤海溢油事故以“蓬莱19-3油田5日全部停产”而暂告一段落。

  鉴于肇事者美国康菲公司在处理溢油事故中的行动不力和涉嫌欺骗,中国海洋局下达的这纸停产令是避免海洋被进一步污染的必要选择,是现阶段保护公共环境和公众利益的果断决定。

  然而,这却被某些西方媒体扣上“歧视在华外企”的大帽子,甚至猜忌中国严格监管的动机是出于自己的“雄心勃勃”的海上油气计划,并试图改变20多年来西方石油公司一直参与的格局。

  英国《金融时报》7日刊发的一篇分析性报道就充斥着这样的指责和猜忌,其“康菲溢油事件加剧在华外企担忧”的标题,和“康菲在中国近海运营的一个油田发生的溢油事件已引发人们担忧在华外企受到歧视”的导语,颇吸引受众的眼球。

  在此次渤海溢油事故中,康菲公司先是“刻意瞒报”、后是“竭力淡化”,其拖拉、傲慢的处置态度不仅延误了最佳时机,给海洋生态以及中国渔民造成重大损失,更是激起了中国民众的愤怒。

  中国监管部门不得不给事故的“两个彻底处置”设定最后期限,然而,满口应承的康菲公司却未在“大限”到来前完成它应该完成的“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彻底封堵溢油源”的要求,中国监管部门除了勒令“停产”没有别的更好选择。

  英国《金融时报》诬指中国政府在这起事故表现出“歧视外企”和“排外”的态度,显然是对中国监管部门“正常执法力度”的惊诧和不适应,其背后则是西方一些人“高人一等”“待遇特殊”的认识惯性。

  此次康菲溢油事故至少造成3万亩虾池成了油池,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亿元,对于那些渔民来说简直是一场“灭顶之灾”,而对于海洋生态环境来说,其所造成的破坏更是“很难逆转”的。

  截至9月6日,溢油累计造成5500多平方公里海水污染,给渤海海洋生态和渔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目前,溢油造成的损失仍在调查评估中。

  事故发生后,蓬莱19-3油田钻井和地质断层的关系令专家们感到担忧,而康菲公司受命进行的自查结果也提供了印证。目前,溢油风险点仍未彻底查清,溢油隐患仍未彻底排除。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勒令停产是不得已的、也是正确的。

  中国环境法专家认为,此次溢油事故已经涉及行政处罚和民事、刑事责任等法律责任,国家海洋局有权代表国家提出生态索赔,而“停产”是现阶段必须做出的正确决定。

  当然,对于任何一个石油公司来说,油田是核心利益所在,停产是比较严厉的处罚。发生溢油事故的蓬莱19-3油田,作业方康菲公司持有49%的权益,合作方中海油持有51%的权益。

  停产处罚将使中海油每日净产量减少6.2万桶,若今年无法复产,中海油全年净产量将减少800万桶,约为全年产量目标的2.3%。这家“国”字号的石油企业受到的牵连和损失也是巨大的,“歧视”之说不攻自破。

  严格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充分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是不可推卸的。假借康菲溢油事故渲染“歧视在华外企”和“中国排外”的论调应该休矣。(记者 李云路 王建华)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曹文萱】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