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行业的低碳机会:政府企业集体智慧面临考验 ——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高碳行业的低碳机会:政府企业集体智慧面临考验
2010年03月22日 08:44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结合到中国国情,我认为,现在提‘减碳’的概念更合适。”两会期间,广东省环保局副局长陈敏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强调。

  陈敏所说的国情,即: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过程中,能源需求仍在急剧增长,以石油、煤、天然气等传统化工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一时难以改变;同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在工业产业结构中占很大比例,且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这就决定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要以“节能减排”为重要抓手,在发展低碳产业的同时,更要注重“产业降碳”。

  “产业降碳”

  “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做好高碳能源和资源的节能降耗,提高能效。”中国化工学会秘书长洪定一表示。

  以碳排放大户石化行业为例。数据显示,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千家重点耗能企业中,石油和化工企业有340家,占1/3。石化行业在碳减排方面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

  援引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的说法,“我国正面临碳减排的巨大压力,石油化工行业大有可为。”作为耗能、用能大户,石化产业目前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急需尽快调整结构和产业布局,淘汰一大批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节能降耗与碳减排的潜力很大。

  洪定一表示,为此行业需要调整自身定位,进行二次创业,抓住发展低碳经济带来的机遇。

  他表示,在新材料、新能源、碳的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石化行业都能有所作为。新材料方面,一些企业在做风机叶片上的聚氨酯漆、建筑节能材料发泡聚氨酯;新能源方面,秸秆发酵制乙醇正在开发,一些企业正在做新能源车充电电池的原料磷酸铁锂,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还将介入充电站。

  事实上,和石化产业一样,煤炭、钢铁、水泥、冶金等均是传统观念中的“高碳产业”。那么,探索这些高碳产业的低碳化发展路径,理应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传统产业低碳化发展,也要按照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率、低排放、可循环和可持续的原则发展。”环境保护部科技委员会委员、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夏堃堡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要加快各种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的力度,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提升行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升级。

  企业低碳发展成果凸显

  “企业应当积极采用先进技术和装置,提高能效,继续加大对低碳技术的投入。”夏堃堡告诉记者,低碳技术主要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等。

  然而,从企业逐利的角度出发,成本的投入成为企业低碳发展无法绕开的难点。传统企业会不会主动走低碳之路,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对成本的投入与产出。

  国际知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对成熟的低碳技术研究的结论表明,在已经发布的200多种低碳技术中,有超过1/3的技术是“负成本”的,采用这些技术的收益大于投入。

  另外,按照世界气候组织对84家企业、36个城市、17家地方政府(这些样本的排放总量占全球的8%)的统计显示,采用低碳技术、发展低碳经济后,这些样本企业和地区平均减排超过14%。同时,经营业绩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没有一例是因为发展低碳经济而阻碍增长的。

  更为鲜活的例子是,自2001年来,莱钢通过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共获得83亿元经济收益,相当于其全年销售收入的10%。

  显然,如何把握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是企业必须做的一道选择题。大量事实已经证明,低碳发展对于中国企业的机遇正逐渐显现。当然,机会不止此一处。当前,政府大手笔地支持企业节能减排,这对传统行业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两会期间表示,对企业来说,开展节能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环境效益,更体现出其社会责任,利于形成社会效益。目前,政府正制定规划、确定目标,对重点企业节能减排提出要求,并对开展节能技术改造的企业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资金补助;对有利于节能减排的一些技术、产业,在价格、税收、财政方面给予支持;

  此外,对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将采取“以奖促治”的办法,给予财政奖励;对实行废物综合利用的企业,给予免税、减税政策;对节能产品实行财政补贴推广政策。通过鼓励性政策和严格执法,有效地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实施。(记者 晏琴)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