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优秀民歌《沂蒙山小调》起源考证

2011年09月13日 14:57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这首流传于抗日战争时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中国优秀民歌的《沂蒙山小调》,唱红了沂蒙山区,风靡了齐鲁大地,正以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走向全世界。

  不过,说起这首优美动听的《沂蒙山小调》是何人何时何地搜集与填词,又是怎样广泛流传开来的,人们大多不得而知。据考证,“沂蒙山小调”起源于沂蒙山区当地的花鼓调。

  创作背景“打黄沙会”

  我省著名诗人苗得雨从1951年开始研究《沂蒙山小调》,他表示自己痴迷音乐胜于诗歌,“战争时期,我在家乡沂蒙山学唱了200多首歌曲,有一首只能哼唱的,我觉得是半拉歌,这就是‘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地哎见牛羊;自从那个来了哎日本鬼,家家那个户户哎遭了殃!’但我没有料到的是,这个曲调后来成为了闻名天下、代表沂蒙山革命文化的民歌小调。”

  这首歌就是1940年由八路军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阮若珊作词、李林加工的抗日歌曲《沂蒙山小调——打黄沙会》(也有一种说法是《反对黄沙会》)。

  当时,沂蒙抗日根据地刚建立不久,日寇经常“扫荡”,以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为首的顽固派也时常骚扰破坏。尤其是1940年3月孙祖战斗之后,逃往东蒙山的张里元部反共面目日渐暴露,在临蒙公路上的侍郎宅至徒山一线扶持地主土顽反动武装和反动道会门黄沙会,欺骗群众财粮,抢劫群众财产,杀害抗日干部,不断“蚕食”抗日根据地。

  1940年6月初,为打击反动地主武装及黄沙会的嚣张气焰,八路军山东纵队和刚从太行山东迁来的抗大一分校第二、第五大队,以及沂南县地方武装发起了反黄沙会战役,经两昼夜激战,迫使反动地主武装和黄沙会退至石屋山以南。同年秋天,为了打通鲁中与鲁南的联系,一一五师一个团从蒙山南向北攻击张里元部,抗大一分校从北向南攻击,一鼓作气攻下石屋山,张里元部溃不成军,一分校乘胜追击30多里,把张里元部赶出了蒙山。至此,蒙山南北成为新开辟的根据地。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李林、阮若珊、了休根据当地民歌改编了《打黄沙会》。1940年8月1日,日军偷袭抗大一分校驻地垛庄,我军成功粉碎了日军的偷袭,取得了垛庄战斗的胜利。在庆祝胜利时,这首《打黄沙会》成为演出剧目之一。

  曲调源于当地花鼓调

  新时期以来,《沂蒙山小调》的研究众多,争议也不断。有学术观点认为,《沂蒙山小调》是“抗战时期的创作歌曲”,不是民歌,“因为一直在山东民歌中找不到原型”。

  其实,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苗得雨就跟编创者之一的了休(原名廖湘彩,又名廖秋)了解过相关情况,“那时,我在战时一本东北民歌集子上,发现一首叫《绣灯笼》的民歌,极像《沂蒙山小调》的原型,了休跟我说:‘我们就是根据这样一首民歌加工的。东北也有?是不是从山东传过去的……’”

  旧社会,山东尤其是鲁南地区“闯关东”的人较多,这些从山东到东北去的民间艺人所唱的民歌,都是从小在山东学唱的。老家沈阳的李林,1984年6月在给山东音乐工作者锐云的信上也说,“那支小调不是我在山东搜集的,是我童年在沈阳老家时经常听山东逃荒的人沿街讨饭唱的一支曲子。影影绰绰记得一点轮廓,我把它慢慢记下来,再经过整理,就成为后来那支《沂蒙山小调》。唱词是我和阮若珊同志合写的,写成后由我们在台上向群众演唱。”

  目前,有多位研究者证明,《沂蒙山小调》的曲调在数百年前就已经在当地的花鼓调中流行。苗得雨表示,民歌在文学上指民间歌谣,艺术上指民间歌曲。民间歌曲以曲为准,词是可以随意变化的,包括山歌、号子、小调三种形式。“山东一带到东北,主要是小调为主,偏于叙事,有着‘优美、欢快、味浓、情深’的特点,这首《沂蒙山小调》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山东民歌。”

  在文革前,由张斌记谱的《沂蒙山小调》,采用的是4/4拍,但此前和此后的版本都是3/4拍。“这两个版本差别比较大,3/4拍是欢快,4/4拍缓慢,缺少了小调的欢快的韵味。孙子说‘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就是说音乐不过五个音阶,而五个音阶的变化则听不胜听。”苗得雨说。

  “无论是《沂蒙山小调》的搜集,还是改编,都是山东民歌的二度创作,二度创作是必有的。”苗得雨表示,“民歌加工后仍是民歌,但加工者从一开始就没有当个人创作对待,也不能当个人创作对待,所有见诸于文字的民歌集子或歌本中,也都没有个人创作的署名。”

  “三代传唱”唱出新声

  《沂蒙山小调》一经传出,很快就传遍了鲁中、鲁南、滨海、胶东、渤海各抗日根据地,以后又流传到华北、东北抗日根据地,受到了广大军民的普遍喜爱。

  苗得雨表示,《沂蒙山小调》的演唱者很多,但代表性传唱人可以说有三个。第一代传唱人是阮若珊,第二代传唱人是韦友琴。她在1964年华东地区民歌会演时演唱了《沂蒙山小调》,受到陈毅和其他中央首长的称赞,后被录制唱片,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1975年全国歌曲调演,第三代传唱人王世慧将《沂蒙山小调》带进了中南海,歌词是由苗得雨重新加工的。他介绍说,“当时,我不知道有王印泉等人的改编。我把歌词第二段的末一句取材于古谣谚《敕勒歌》中的‘风吹草低见牛羊’改为‘风吹那个谷穗(儿)遍地香’,更符合沂蒙地区的风情;加了第三段‘解放区的军民哎心连心,开荒那个种地(儿)来打胜仗’,末一段将‘咱们的共产党员领导的好’改为‘咱们的毛主席领导的好’,歌名也叫《毛主席领导的好》,副题‘沂蒙山小调’。”

  现在,《沂蒙山小调》已经蜚声国内外,许多优秀的歌曲和器乐曲都是根据它改编创作的,像舞剧《沂蒙颂》的音乐、吕剧《补天》的音乐、柳琴独奏曲《春到沂河》等。2006年3月,在首届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征集大赛中,由《沂蒙山小调》改编成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取得第4名,实现了山东省30年来大型交响乐在全国获奖零的突破。

  2009年,无论是临沂市精心打造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还是在山东举行的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多种方式演绎的《沂蒙山小调》贯穿始终。十一运开幕式执行总导演刘冠麟表示,全运会在山东举办,开幕式不仅在视觉上展现山东特色,在听觉上也要展现山东特色,《沂蒙山小调》是山东音乐最具有代表性的,在这里使用《沂蒙山小调》恰如其分。

  这么一首民歌为什么会经久不衰、越唱越红?苗得雨表示,《沂蒙山小调》虽然在歌词上随时变化,但是曲调始终保有“优美、欢快、味浓、情深”的特点,传唱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最终演变成了歌颂党的领导、歌颂沂蒙山的秀丽风光和沂蒙人民幸福生活的歌曲。(王红军)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南若然】
    ----- 侨乡传真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