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绿色掩映小康路 “造血”让江西村民富裕起来

2011年09月19日 11:19 来源:中国江西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葡萄基地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和滴管后,每亩产量由2000斤提高到2500-3000斤,质量上也大有提高。”9月14日,在吉安县横江镇横溪村公塘村小组的200亩标准葡萄园里,该村理事长肖兴远谈到葡萄产业的良好发展,喜上眉梢。

  近年来,公塘村“横江葡萄”产业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吉安县农家观光采摘休闲游的一个亮点。该自然村有农户96户,农业人口320人,劳力136人,耕地面积610亩,林地2000余亩,水塘200余亩。“横江葡萄”种植面积600亩,人均种植面积近2亩,产量达600余吨。

  “我们投入20多万元,购买安装了56盏太阳能诱虫灯,既发挥了杀虫作用,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葡萄品质,又起了亮化作用,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提升葡萄产业发展质量,该村帮建单位省农业厅投入资金6万元,帮助建设了200亩标准葡萄园,配备了机械滴灌设备,既节水,又省劳,在今年干旱的情况下,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省农业厅负责人付辉云告诉记者,为延长产业链,该厅派出专人帮助发展葡萄休闲旅游,有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目前,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多元。

  为大力提升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省农业厅相继在该村组织开展了技术、政策培训和送书籍等工作。此外,省农业厅还用15万元帮建了一个农业技术文化活动室,成为了村民学习农业科技、开展文体活动以及党员开展相关活动的重要场所。

  樟树市张家山街道沙溪刘家村地少人多且土质贫瘠,过去主要以种植油菜、大豆、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为主,每亩年纯收入不到1000元,村民难于发家致富。

  省林业厅在帮建中,根据刘家村地处袁河岸边,天然草场丰富,以及地处城郊,村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等村情,按照生态循环经济的发展思路,指导村民大力发展“牛──菜”生态种养模式,从资金、技术、信息、流通等方面给予扶持,鼓励村民在地里种菜、岸边养牛,并按照品种良种化、质量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采取“合作组织+农户”的形式,积极构建生态种养小区,促使产业规模聚集。现在,全村放养肉牛110头,户平养牛收入5000元以上。

  同样,在丰城市尚庄街道建设村新塘自然村,帮建单位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水质条件情况,积极帮助新塘村联系引进浙江商人,在当地建立花卉苗木基地。基地共143亩,每亩收入400元,每年共增收50000多元。

  因地制宜发展了符合相关标准的苗木花卉基地等生态农业,新塘村共61户245人,户均增收800多元,全村人均收入达9000元以上。(肖承聪)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南若然】
    ----- 侨乡传真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