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清照文化、泉水文化渐成章丘招牌

2011年09月29日 15:08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9月25日晚,一曲《如梦令》拉开了2011年李清照文化周的序幕。清照文化正成为章丘的城市新名片,而随着文化血脉的不断充盈,“小泉城”正变得更有活力、更有文化。

  朱开山的老家赚足人气

  2008年,一部《闯关东》红遍大江南北,而主人公朱开山的老家———朱家峪也在全国观众面前露足了脸。2009年4月,《南下》剧组也住进了朱开山的“老家”。朱家峪景区保存600多年的北方农村古朴风貌,吸引着众多剧组向它抛出“橄榄枝”。

  近年来,依托优美的山水资源,章丘先后投资4亿多元,集中打造集影视拍摄、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朱家峪、锦屏山、绣水三大影视文化产业基地。而北京盛世颐和、上海盛世泰和等影视剧制作公司也在章丘落户。

  建成后,三大影视基地在荧屏上频繁露脸。《闯关东》、《南下》等一批鲁版大戏在朱家峪相继拍摄;去年8月,30集电视连续剧《有爱就有家》在锦屏山拍摄完毕,《百脉人家》、《笑笑醒世姻缘传》、《暗枪》等900多集电视剧也陆续在此拍摄。

  而借着影视剧的热潮,章丘在哈尔滨、大庆、长春、沈阳开展了投资推介活动,短短几天与东北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金额就达到23亿元。

  影视文化、节会演艺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曾经面临“群山无峰”尴尬的章丘文化产业,逐渐在多个“品牌榜”上拥有了自己的位置。

  “吃鲍鱼不如吃鲍芹”

  “吃鲍鱼不如吃鲍芹”,这个频频出现在高速公路、电视、报纸、推介展销会上的宣传广告,让人印象深刻。

  “顶级芹菜芽卖到每公斤180元,平均栽培效益提高3倍。”章丘市辛寨镇鲍芹种植户介绍说,通过特色鲜明的推介,鲍芹走出了“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境,在上海世博会、人民大会堂相继亮相,一路走红。

  除了“产品文化化”,“文化产品化”也在章丘推开。27日,在章丘百脉泉广场的龙山黑陶制坯展台处,游人围成好几层驻足围观。

  古老的黑陶原来大多用于收藏,而近年来添加了时尚文化元素,新创作设计的“齐鲁名士”、“百脉泉韵”、“奥运福娃”、“泰山童子”等系列已经走入家居装饰、旅游产品、商务礼品等领域。根据章丘市的统计,目前该市的黑陶文化艺术企业已达58家,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800人。

  清照文化是章丘文化之魂,怎样提高“清照故里·词意章丘”的知名度?连续三年举办的李清照文化周成为一个最全面的展示符号。以此为带动,李清照(国际)华语歌词大赛、“欢乐中国行”、国际摄影大赛、中国书法进万家等一系列大型节会和演艺活动陆续在当地举办,提高了整个城市的知名度。在今年9月25日举行的2011年李清照文化周的开幕式上,章丘市委书记毕筱奇更是提出了把文化周打造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节会”的目标。

  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区

  对“小泉城”来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更是文化的载体。从2003年起,该市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旅游发展基金,着力发展了“四大文化旅游区”。这包括以百脉泉公园、清照词园和百脉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主体的泉水文化旅游服务集聚区;以龙山城子崖遗址博物馆、洛庄汉王陵遗址博物馆和危山彩绘兵马俑博物馆为代表的馆藏文化博览区;以莲华山圣水禅寺、圣井危山为主的宗教文化旅游区;以济南植物园、清照文化市场、圣水文化城为龙头的特色展会服务区,形成了自然景观、历史人文、绿色生态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硬件的改善、知名度的提升带来了人气,也带来了经济效益。据统计,去年该市文化旅游收入达到了7000万元。(赵丽 曹长兴 袁致甲)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南若然】
    ----- 侨乡传真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