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习俗 天津市区里为嘛下午结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神秘习俗 天津市区里为嘛下午结婚
2009年08月28日 16:30 来源:城市快报   【字体:↑大 ↓小

  “十一”临近,婚礼高峰即将到来。天津市区婚礼的习俗,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翻新,但婚礼仪式在下午举行却一直延续到现在。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天津为什么下午结婚?”这个问题令很多人都疑惑不解。为此,城市快报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学者,去寻找答案,但并没有得出一个服众的答案,这一民俗的形成因此显得更加神秘。

  天津市政协文史办主任方兆麟:与合肥风俗一样

  有人说天津的风俗继承了大明王朝的“徽派”婚礼习俗,这也是天津婚礼与南京、上海等地的风俗很相近的原因;也有人说天津人下午结婚,是因为“卫嘴子”天津人爱吃。天津政协文史办主任方兆麟说:“因为天津人爱吃就把结婚改在下午的说法是没有任何道理的。一个地方的习俗形成以后就非常难改变,它之所以流传下来,是有一定根源的。”

  “河北省结婚都是上午过门,天津郊区也都这样,唯独天津市里结婚是下午过门。我觉得这个习俗和安徽有一定关系,淮安地区的结婚习俗是上午过门,晚上吃婚宴。我根据这一线索,找到了安徽的相关负责人,又问了搞文史研究的同行。结果天津的结婚习俗和合肥一模一样,而安徽省只有合肥人结婚是下午过门。”

  南开大学教授杨琳:码头文化催生婚俗

  编纂过《天津民俗》的南开大学教授杨琳说:“新中国成立前天津就有下午结婚的习俗。天津最早是以经济服务为码头文化,码头文化是淮河移民带来的,而天津下午结婚的风俗可能和码头文化有关。那时候南来北往的船经过码头,人们上午忙活,没有时间结婚,下午才有时间在一起聚会。天津早期很多有地位和威望的人是从安徽合肥过来的,包括很多有声望的军人,他们的家乡人都是下午结婚,所以他们来到天津后也是下午结婚。而大家都会不自觉地向他们学习,所以就逐渐改成下午结婚了,这并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就突然改的。”

  民间收藏专委会副会长何志华:和女性地位提高有关

  何志华说:“新中国成立前的天津,结婚习俗是中午时女方到男方家里,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了改变。过去的婚俗以男性为主,比如中午去男方家吃喜面等。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

  地位提高了。我曾经参加过天津东郊的一个婚礼,女方转天中午才到男方家去。另一方面,结婚习俗也跟地区有关。”

  “全国各地来天津的人挺多,所以结婚习俗也不会一成不变。再者,新中国成立前,人们都是在院子里搭大棚,租赁一些必需的工具,这样才有结婚气氛。后来结婚的人越来越多,去饭店订婚宴的人就开始多了,饭店也要考虑工作安排问题,所以下午结婚的人就逐渐多了。习俗的改变是随着时代、地方等因素而改变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简单下结论的。”

  民俗研究者倪钟之:交通工具改变吉时

  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研究员、民俗研究者倪钟之说:“过去人们是上午结婚,而抬寡妇是在下午。人们结婚时都是花轿迎娶。结婚前一天,有亮轿仪式,夜里吹鼓手在轿边吹一宿。这时候新人家主要的亲戚朋友都到了,第二天人们一起吃捞面,忙活了一天,天亮了就发轿,去迎娶新娘。新中国成立前的很多知识分子都是穿着西服、坐着轿车、用乐队等西方形式结婚,而这一般都是在下午进行,人们怎么方便怎么来。新中国成立后改成了新式结婚,人们上午在厂里发喜糖,然后晚上办舞会,渐渐就都在下午结婚了。但我觉得这和安徽的结婚习俗没有多大关系。”

  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受上班时间影响

  罗澍伟说:“我曾经采访过很多老人,他们都说早年的天津习俗是上午结婚,《天津县志》等书中也有明确记载,100多年前,天津人的习俗是上午结婚。天津是个著名的工业城市,新中国成立以后,工人请假比较麻

  烦。那时候工人上班要‘三班倒’,早班举行或参加婚宴太早,而中班是从下午两点到晚上十点,这段时间正好合适,婚宴结束后正好接着上夜班。适合城市生活习惯的风俗是最容易保留下来的。”

  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李世瑜:和饭店营业时间有关

  提起天津和安徽的渊源,自然少不了天津话的发源。李世瑜曾在火车上看到过两个人因抢座吵架,操着纯正的天津话。他以为碰到老乡,便劝架,抢座的人眼眉一立:“嘛!嘛出门在外!我就这儿的。”一句话,让李世瑜干脆跟着两人下了火车,到了固镇,却仿佛回到了天津,因为耳边充斥的都是天津话。一位老掌柜告诉他,固镇属于宿州市,他又迅速去了宿州,经过数月调查,他确定了天津方言的发源地是以宿州为中心的广大江淮平原。

  现年88岁的李世瑜先生说:“天津下午结婚的习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改变的,我觉得主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饭店越来越多,参加婚宴的人们也越来越多,他们大都去饭店订婚宴,而饭店上午一般都忙不过来,所以人们都下午去饭店。我觉得天津下午结婚这不是风俗,而是自然形成的。”(冷珊珊)

编辑:杨丽】
    ----- 侨乡传真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