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图书馆整理保护古籍文献 10万古籍重见天日——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辽宁图书馆整理保护古籍文献 10万古籍重见天日
2009年10月19日 10:37 来源:辽宁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老专家韩锡铎正在进行整理编目。(万重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辽宁省图书馆是东北三省最大的古籍宝库,珍藏着卷帙浩繁的古籍文献,现存善本古籍12万多册、普通古籍34万册。令人关注的是,一直未加整理的10万余册古籍现正打开尘封的包装,进入整理保护阶段。

  历经千百年的岁月沧桑,这些古籍不仅蕴涵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和文化价值,也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 10万册古籍整理开放后,对我们来说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这些古籍是怎样整理的?它们的价值到底在哪里?记者走进这座古籍宝库,一探究竟。

  整理分编古籍工程浩大

  在辽宁省图书馆6楼特藏部的办公室,年近古稀的韩锡铎轻轻翻阅着纸页发黄的线装书,旁边的推书车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摞摞古籍——

  4624号:徐公文集二十卷宋徐铉撰;4625号:张子野词二卷补遗二卷宋张先撰;4626号:莲洋集二十卷四册,清吴雯撰……

  辽宁省图书馆从前未进行整理的10万余册古籍已打开尘封的包装,进入整理保护阶段。

  现在韩锡铎和馆员王蕾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这10万余册尘封古籍进行整理分编。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 10万余册古籍一包一包拆开,一本一本整理,在凌乱的书堆中,一点点整理出秩序,做出编目。

  “线装书一种书就好几册,甚至上百册,要检查它全不全。不残缺的书,就编制草目,按编号排好;有残缺的书,就得著录书名、册数,按照四角号码排序,一点点配书。”韩锡铎介绍说。

  古籍的整理编目,是一项专业性很强、涉及学科广泛而又复杂细致的工作,古籍整理人员需要掌握古代语言文字、古籍目录、古籍版本、古代历史文化等相关知识。现今,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我省看,这方面的人才都非常匮乏。

  韩锡铎是返聘回馆的老专家。他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上世纪60年代分配到辽宁省图书馆工作,对中国古籍的版本学、目录学、文献学及图书馆学颇有研究,是东北地区图书馆古籍工作的学科带头人,是《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专家评委。

  “整理工作从前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整理了1/3,剩余的估计还要3年才能完成。 ”韩锡铎说。

  整理工作如同洞中探宝

  辽宁省图书馆古籍数量多、种类多,除了正在整理的这10万余册古籍,还有善本古籍12万多册、普通古籍34万册。

  2007年9月,辽宁省图书馆着手开展普查工作,“首先,对照《古籍定级标准》,完成了一、二级古籍的初步定级和目录编制工作,其中已调查出的一、二级古籍种数为1981种,加之散见在古籍中的有价值的批校题跋本、普通线装书中能达到二级标准的,以及未整理古籍中个别能达到一、二级标准的,预计一、二级古籍应在2300种左右。”省图书馆特藏部主任周越介绍说。

  随着10万余册古籍整理工作的展开,馆藏一、二级古籍的数字将更加精确。据介绍,正在整理的10万余册古籍来源于两部分,一是图书馆原藏的,没有整理的,也有原来整理完的复本;还有一部分是接收来的,省图书馆接收了长春伪满洲国皇宫、长春伪中央银行、国立沈阳故宫博物院筹备委员会图书馆 (其中包括伪满洲国国立奉天图书馆、东北大学、冯庸大学、沈阳故宫及张学良藏书)等的藏书,还接收了其他图书馆和个人的藏书。

  古籍整理过程就如洞中探宝,“在这次对库中古籍的整理中发现,除了大部分民国和清代时期的书外,还有宋版书,很有价值。”韩锡铎对此很兴奋。

  残破古籍修复工作讲究多

  多年来,辽宁省图书馆努力加强古籍保护工作,在不断改善古籍保管条件的同时,有计划地开展了古籍修复工作。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对10万余册古籍整理的同时,有些残破的古籍已列入修复计划——

  辽宁省图书馆藏有民国三年(1914)印的《龙藏》(存670函,6766册,7293卷),破损比较严重,目前,修复人员正在组织此书的修复工作;此外,我国从明代万历至清代嘉庆历时200多年收录佛教典籍最多的私刻大藏经——《嘉兴藏》的修复准备工作也提上日程,目前,修复人员正在对馆藏1492册《嘉兴藏》的破损情况进行逐函逐册登记和拍照,为日后修复工作做好档案记录。

  据了解,古籍修复的原则是“整旧如旧”和“可逆性原则”,不能盲目修复,以免造成古籍的损毁,因此,对古籍修复人员的要求很高。

  据介绍,在古籍修复前,工作人员必须对需要修补的古籍仔细检查,修补前用软毛刷清除书上的灰尘,擦掉污垢,清除昆虫分泌物等。在配纸上也很有学问,纸的颜色、厚薄、特性等都要与原书页一致,而纸张分为棉纸、皮纸、毛太纸等很多种,要分析原书纸的纤维情况,精确地加以修补。

  辽宁省图书馆特藏部主任周越介绍说,古籍修复是古籍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几年省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在硬件和软件上都有很大的改善。去年,投资40多万元改扩建了修复室,扩建后的修复室面积近300平方米,在室内温度湿度控制、上下水设施、照明、修复设备等方面都达到了文化部对建立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硬件设施的要求,此外,还根据工作实际和未来业务发展要求添置了纸浆补书机、显微镜、数码相机等修复设备。(徐晓敬)

    ----- 侨乡传真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