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深莞惠医疗一体化 明年起看病“一单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推进深莞惠医疗一体化 明年起看病“一单通”
2009年12月11日 09:39 来源:南方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深莞惠一体化在医疗卫生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昨日(10日)下午,深莞惠医疗卫生合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在广东省深圳举行,深圳、东莞、惠州三市卫生部门领导联合签署了《深莞惠医疗卫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据悉,三地的合作将在跨区域“120”急救体系、重大疾病联防联控机制、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一单通”、“一证通”以及医疗技术交流合作等六大方面展开,推进深莞惠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让三地约2000万居民共享看病的便利。

  持“一单通”看病方便三地居民

  据了解,深莞惠三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约4100多家(东莞870,惠州638),约占全省的26%;病床4.5万多张(东莞16380,惠州9477),约占全省的18%;卫生工作人员约9.5万多人,约占全省的20%。

  在昨天的首次联席会议上,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江捍平指出,三市很多居民经常往来三地,在三地变换居住和工作地点,推进医学文书统一化,实现健康证明、卫生培训合格证明、医学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等,对方便三地居民就医具有重要意义。

  江捍平指出,从2010年起,“一单通”将正式实施,三市医疗机构将采用统一的门诊病历、住院病历、检验(检查)申请单、报告单,“居民只要持一个病例本就可以到三地去看病”。同时,在医疗技术的统一上,将实施三市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结果互认制度,共同建立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等质量控制组织,从2010年起,对三地三级公立医院的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项目实施质量认可制度,获得资质认可的公立医院,其被认可的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结果可在三市公立医院之间相互认可,“首期合作将选取三地医疗机构部分稳定性较好、价格较高的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项目”。从2011起,该这些互相认证将逐步推广至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及三级民营医院。同时,到2015年前,三市还将逐步建立统一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统一实施“居民健康卡”。

  江捍平还介绍,在2010年前,三市还将实施“一证通",也就是三市食品行业、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和“卫生培训合格证明”互认制度:建立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卫生培训技术标准、收费标准,统一证件样本,建立便于通过网络查询的健康体检系统。

  “120”急救跨区域转送病人

  深莞惠三地边界地区老百姓就医问题是此次合作重要议题之一,对此,根据框架协议,三市将建立跨区域的“120”急救体系,到2010年,三市“120”急救车可以跨区域转送病人;2011年前,建立区域性“120”急救指挥体系,优化“120”急救网格,缩短危重病人的院前转送时间。

  深圳市急救中心副主任周强介绍,三市“120”急救以前也有过跨区域转送病人的合作先例,虽未能全面展开在“120”急救车的调度,“但是这个问题已经得到很好解决”。他介绍,今年深圳投资3000多万建立了领先全国、覆盖整个深圳的“120”调度系统,该系统深圳可以覆盖到整个广东,该系统于本月已经正式运行,“以后如果三地边界地区老百姓需要急救,只要拨打深圳的‘120’就可以了”。而且,“120”急救跨区域转送三地边界地区的原则是“就近和患者自己愿意,深圳松岗的居民可以送到就近东莞的医院等”。

  周强指出,目前三地的“120”急救系统还存在一些差异,比如惠州的“120”被合并在110里面,但是这些差异在以后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可以逐步解决。而三地建立各具特色的应对重大突发事故的物质储备和应急体系则是建立跨区域“120”急救体系的重要内容,“比如深圳建立重大疫情的物资储备、东莞建立化学物品事故的,以及惠州建立其他重大突发事故的等,在共同急救体系内,三地各具特色,有互相支援互相配合,达到医疗资源的最大优化和利用”。

  重大疫情联防联控

  深莞惠三市唇齿相依,人员往来密切,而高频高速的人流物流,也给三市的公共卫生管理带来新的挑战。江捍平介绍,及时通报三地传染病疫情、食品污染事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加强公共卫生防控策略的研讨,强化防控措施方面的协作,对于三市更好地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预报和处置非常重要。对此,三市将建立重大疾病联防联控机制。

  江捍平指出,三市将建立一体化的疾病监测、预警、预报体系,联合开展结核病、艾滋病、职业病、放射性疾病、食源性疾病监测等专项公共卫生防控项目,互相通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情况。在食品安全方面,还将建立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如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可能造成跨区域的影响,应及时互相通报食品安全相关信息。

  此外,三市将进行医疗资源的合作,加强全科医师、住院医师和高级专科医师规范化项目合作,联合开展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共享教学资,享重点实验室和人才资源等。(向雨航 李创)

    ----- 侨乡传真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