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调查显示:96.5%市民捐过善款 2年人均3.9次——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上海调查显示:96.5%市民捐过善款 2年人均3.9次
2009年01月06日 13:53 来源:文汇报 发表评论

  过去的两年中,96.5%的上海市民都曾捐过款,人均捐款3.9次,捐款数额以数百元居多,其中2008年四川地震是最重要的捐款事由;而手机短信、网上银行则是最受欢迎的新捐赠方式。这是昨天新鲜出炉的上海市第二次“市民与慈善”万人问卷社会调查新闻发布会透露的信息。

  这项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承办的大型社会调查历时3个月,调查采取街头拦访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一万个对象进行了调查。

  组织和宣传影响参与率

  在回答“过去两年中,您捐过款吗?”这一问题时,有8502位被访对象表示曾在过去两年中捐过款,占有效回答人数的96.5%,其中除了地震捐款,还参与其他慈善捐赠活动的为4935人,占所有捐款人数的58%,这意味着在日常生活中参与慈善捐款活动的人数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在不参加慈善(捐赠)活动的群体中,自身条件不允许是首要原因,但也有两成市民选择了捐赠渠道不畅、宣传不充分等原因。这一点,在捐款以外其它慈善活动的参与率上更能体现,有三成市民没有其他慈善活动,担任志愿者、加入骨髓库等慈善活动的参与者也集中于在读大学生群体,可见慈善活动的组织和宣传是影响市民参与慈善活动的重要原因。

  党政机关干部捐款最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过去两年间市民的捐款数额相比2002年有一定提升,以100元为分水岭来看,捐款少于100元的占13.2%,100元以上的占82.4%。过去两年中人均捐款为3.9次。其中,100元以上的捐款者大部分集中在100元至299元之间,占总数的32.3%,捐300元-499元的占18.0%,捐500元-999元的占16.0%,捐1000元-2999元的占11.6%,捐3000元-4999元的占1.8%,捐5000元-9999元的占0.9%,捐10000元以上的占0.6%。另外,捐款3次及以上的占65.9%,4次及以上的占41.4%,5次及以上的占27.4%。

  捐钱数量最多的前几位职业依次为:党政机关干部、企事业负责人、武警军官、专业人员。捐款数额与学历有一定相关性,数据显示,文化程度越高,捐的钱就越多。

  参与原因首选助人为乐

  在“曾经为什么事捐款”的问题中,曾经为汶川地震捐过款的人数高达96.5%。汶川地震之外的其他几个选项中,得到最多人关注的依然是“救灾”,占25.8%。本次调查中参与到其他捐款事项的人数从高到低依次是助困20.3%、助学13.6%、助残8.6%、医疗救助7.9%。得到最少人关注的是国际救助,仅占0.7%。

  在本次调查中,当问及“您参加慈善活动的原因”的多项选择题时,69.9%的人选择助人为乐;34.3%的人选择同情、怜悯;28.4%的人选择回报社会;8.5%的人选择响应党和政府号召;5.5%选择组织要求。其中选择回报社会的人群,主要是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中青年专业人士、企事业单位领导和学生等群体。

  在被访者中,知晓率最高的3个慈善机构分别是红十字会、慈善基金会和希望工程。知道这3个机构的人数比例分别为86.0%、55.8%、48.7%,而同时知道这3个慈善机构的人的比例也占所有被访者的31.16%。

  短信网银方式最受欢迎

  调查表明,65.7%的人通过单位、学校捐款;47.3%通过居委会捐款。这些也是目前最普遍的募集捐款“主渠道”。另外,28.1%的市民认为街头募捐箱是最方便的捐款方式,不过,与2002年的56.2%相比,这一比例已经大幅下降。

  除了“主渠道”,14.8%被访者选择手机短信捐款,6.4%选择网上银行划款,5.4%选择直接去慈善机构捐款,4.3%选择银行转账或者邮局汇款,3.8%选择义演现场捐款,2.5%选择参加义卖。与2002年的数据相比,选择义演义拍的大幅下降,手机短信和网上银行成为最新最受欢迎的捐赠方式。

  在回答“对于做善事,您是更愿意捐钱(捐物),还是出力?”的问题时,九成市民愿意“出钱”,四成市民愿意“出力”,这一数据与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相仿。既出钱又出力的人群分布呈现特定的人群特征,即以年轻人和专业人士为主。就年龄分析,18-34岁的年轻人更倾向于既捐钱又出力,这部分人在所有选择该选项的人群中占了50.2%;在职业分布上,学生、专业人员、自由职业者等更倾向于在捐钱的同时出力。

  谁对慈善承担主要责任

  在被问及“谁应该对慈善事业承担主要责任”时,45.4%的人认为政府应该承担慈善事业的主要责任,39.1%的人认为慈善事业是每个公民、整个社会的责任。调查表明,不同年龄、学历的受访者间有显著差异,52.4%的中年人(35至59岁)、老年人(60岁及以上)更倾向于将慈善事业归为政府责任。认为每个公民都是慈善主体的市民比例随年龄递减而增加,54.5%的17岁及以下的被访者认同此说法(高于总体样本的39.1%),支持学界的判断:新的公民为主的慈善理念在青少年中最容易形成和成长;关于企业慈善,步入职场不久的中青年(25至34岁)最认同“企业多承担责任”。从学历背景看,50%的高学历人群认为政府应对慈善事业承担主要责任,而认为每个公民都应负主要责任的仅占29.2%。(周其俊)

【编辑:吴歆
    更多社会新闻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关于我们】-About us 】- 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供稿服务】-【法律声明】-【招聘信息】-【网站地图】-【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