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深恋”进入重组讨论 平安如何掌舵是关键——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平深恋”进入重组讨论 平安如何掌舵是关键

2010年07月01日 15:55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定向增发获批后两天,平安集团和深发展就迅速双双停牌进入整合讨论期。对于短期而言,平安银行和深发展谁将最终被留下是一个聚焦的热点。但对于长期而言,平安集团能否用好花钱换来的资源,改变目前银行业务薄弱的现状,则是此笔交易的值当不值当之所在。致电深发展,其新闻处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关于两行整合确实没有具体的方案。

  两行合一进入关键时间

  “平深恋”的进程似乎总是出乎意料迅速。

  昨日,中国平安和深发展在A股市场的股票双双发布停牌公告。根据深发展的停牌公告,该公司近期拟筹划与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两行整合的重大无先例资产重组事项。因相关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需向相关方进行咨询论证,为维护投资者利益,保证公平信息披露,避免公司股价异常波动,经该公司申请,该公司股票自2010 年6 月30 日起停牌。停牌期间,该公司将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每周发布一次重大事项进展公告,直至相关事项确定并披露有关结果后复牌。

  这则停牌公告的刊出时间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因为就在两天前,深发展才刚刚表示,已经收到中国证券监会《关于核准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10]862 号),核准公司非公开发行不超过37,958 万股新股。当时深发展表示,该公司董事会将尽快办理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事宜。

  平安和深发展之间的相恋虽然时隔已久,但每次出现实质性的变化,进程总是出奇的迅速。在此之前,自平安和新桥的股权转让完毕后不到20天,平安系的一批副总级高官已经奔赴深发展就职到位。新桥时代的退出和平安时代的揭幕在即刻便已完成。

  由于双牌照问题,平安银行和深发展的整合成为了一个必须执行的任务。根据此次公告所描述的“每周发布一次进展公告”来看,此次整合的讨论将维持一段时间。致电深发展,其新闻处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关于两行整合确实没有具体的方案。

  虽然如此,但是市场上对于两行未来的发展已经有了如下三种猜测。第一种是目前券商银行分析师普遍的观点,即在未来平安银行有可能并入深发展,平安集团对深发展的持股比例上升到50%左右。第二种看法是平安将继续增持深发展股权,最终使其退市从而与平安银行合并。在国际上,一家非上市银行合并一家上市银行经常采用此种方法,但如此一来,平安的收购成本将大大提高,同时,深发展在银行方面的一些品牌价值也会有损失。第三种猜测则是,具体步骤将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逐步进行。

  按照平安和深发展近期表现的情况来看,一旦整合方案有了一定的结论,其执行过程将会在很短的过程内完成。

  平安集团如何“掌舵”

  对于深发展而言,平安的入驻的意义主要在于资本充足率之忧的缓解,以及平安客户资源的共享。但对于平安而言,则是加固了其目前相对最为薄弱的一块短板,强化了整个金融集团的整体实力。因此,两行整合的关键,在于平安今后如何掌舵这艘金融大船。

  就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平安2009年年度股东大会上, 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又一次强调了平安的管理模式,即“集团控股,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整体上市”的16字方针。如果说,在今后平安要坚持这个战略方针,尤其是强调整体上市的话,即便成本巨大、代价不菲,深发展的退市也未尝不是可能。

  同时,中国平安副董事长孙建一则透露,该公司对深发展的整合方案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揽子方案,因此下一步如何合并深发展需要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方案,方案一旦经监管部门批准后将对外公布,并经过内部程序审核。

  根据2009年年报数据,截止去年年末,平安银行的总资产为2200亿元,占该集团总资产的近四分之一。而深发展在2009年报告期末的总资产为5878亿元,是平安银行的一倍多。具体业务方面,深发展在供应链金融和贸易融资等方面在业内都较为出色,同时,深发展充足的网点也能给平安集团的银行业务增色不少。

  虽然目前还没有获得具体的批复。但是,中国平安副总经理王利平,首席财务官和副总经理姚波,首席信息执行官罗世礼,平安数据科技和平安渠道发展咨询公司董事长顾敏,总经理助理兼首席稽核执行官叶素兰这五位原平安副总级高管将作为非执行董事候选人入驻深发展。同时,原平安银行行长理查德·杰克逊更是空降深发展,坐镇行长一职。

  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究竟是谁合并谁只是一个短期的热点。最为关键的是,这个平安系的高官团是否能够用好深发展的资源,从而将平安集团下的银行业务做大做强,才是此笔交易未来最大的看点。 (记者 张艺良)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