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FII期指业务未落子 期货公司先布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证券频道

QFII期指业务未落子 期货公司先布局

2010年07月08日 15:1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目前QFII参与期指交易的具体规则尚未出台,但这并不妨碍期货公司的热情。《第一财经日报》近日从业内获悉,不少券商控股的期货公司早已“磨刀霍霍”,与证券端的外资客户积极沟通,商讨QFII入市交易的流程和模式,以便将来在QFII市场分得一杯羹。而QFII也是货比三家,希望与称心如意的经纪商合作,而国内的商业银行也在期货公司与QFII之间预先牵线搭桥。

  “远程遥控”

  一间隔绝外网的交易室,安装了Bloomberg和期货交易软件的电脑,一条期货交易的专线,几名随时待命的下单人员……这或许是未来QFII介入国内股指期货交易的全套装备。

  上海一家券商系期货公司负责人表示,以后的QFII介入期指交易,将可能主要以“远程遥控”的方式进行,QFII不会直接用交易软件下单。

  所谓“远程遥控”,即QFII通过Bloomberg等系统的邮件系统,以电邮方式发来交易指令(包括开仓的价格区间、方向和手数等),而期货公司派专人按照相关指令执行下单。

  上述期货公司负责人称,当前其母公司证券端服务QFII的架构即和上述“远程遥控”操作相似。“这种服务QFII的流程分工极细,券商派出3类服务人员,分别是接单员、下单员和专门为QFII交易准备的风控人员,接单员的工作仅是接收客户的专网指令,下单员仅负责下单。”

  沪上一家外资参股的期货公司负责人亦表示,QFII未来的确有利用电邮方式下单期指的可能性。

  一位曾在国内某家机构“代客下单”的股票交易员指出,QFII采用经纪商交易员代理下单,有着一整套的操作规范。不仅最后的成交价要在QFII指定的成交区间,且每日收盘后,国内经纪商还需将当日的成交明细传真给QFII。

  “所以如果未来不能把握到股指期货交易指令规定的成交区间,我们以后的交易员可能会选择不成交,以免降低服务QFII的质量。”上述期货公司负责人表示。

  QFII也将货比三家

  QFII在选择未来期指交易的通道上也会货比三家。根据某期货公司市场部负责人的总结,QFII在期指交易通道的选择上看重以下三条:一是看期货公司的交易系统是否高效稳定,二是看期货公司是否有券商支持,三是看期货公司提供的交易员是否有足够的执行力。

  第一条非常好理解,因为一个稳定的交易系统可以更快更好地完成交易指令。而QFII之所以会钟情有券商支持的期货公司也是因为券商有着成熟的服务模式和平台。

  上述期货公司负责人称,“有些券商本来就有服务QFII的经验,交易的软硬件都建立很久了,一旦QFII参与期指的规则出台,其控股的期货公司只要引进原有平台即可开通对QFII的期指业务。”

  执行力也是QFII看中的一点。在沪一位私募交易员出身的梁先生亦指出,从目前证券交易代客下单的惯例看,交易员每个月的下单出错率,即成交价位在客户指令之外的概率一般不能超出3%,否则该交易员很可能就会“被下课”了。随着QFII将来对期指的介入,期货公司下单员的压力肯定比现在的股票交易员更大,在目前勾画的代QFII下单的方案中将服务人员的分工不断细化,恐怕也是为了减少下单员的出错率。

  银行牵线搭桥

  国内一些大型国有银行也在期货公司与QFII之间牵线搭桥。一家券商梯队期货公司的市场部经理表示,托管行在选择期货公司开展未来的QFII业务时,整个流程就像是“招标”。与很多家公司一样,他最近曾向客户资金的托管行提交了该公司在服务QFII方面的方案,为今后获得QFII业务资格做好准备。

  该经理还指出,因为很多QFII理论上不会向中国内地派驻工作人员,很多机构在亚太地区的派驻机构一般集中于日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这对QFII了解内地的期指市场很不利。如今许多与期货公司有合作的客户资金托管银行也经常组织一些QFII来内地参观考察,以期增加他们对券商和期货公司软硬件水平的了解,也有利于内地期货公司与QFII建立联系。

  “最近国内四大行之一的某家银行就召集了一批QFII来内地,借参观世博会的机会考察内地的经纪商,相信很多期货公司将从QFII的需求出发积极备战QFII业务。”该经理称。 (汪睛波)

参与互动(0)
【编辑:梁丽霞】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