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证券频道

底部迟迟不现 反弹或许存在仍不应寄予过高期待

2011年12月23日 09:31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在一次次“底部将至”的期盼之中,A股不断刷新新低。12月22日是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而上证综指也恰逢其时地下探至2149.42点的阶段新低,从而刷新了2009年3月17日以来的新低。不过,继12月19日之后,上证综指再现“海底捞月”的好戏,在盘中创出新低后,指数便在中国平安、中国石油、工商银行等权重股的带领下震荡回升。冬至虽是全年中白天最短而夜晚最长的一天,但此后,白昼将逐渐延长,而黑夜将逐渐缩短,这与A股昨日的探底回升相映成趣。不过,决定A股最终趋势的仍将是经济基本面与政策面的组合,就目前而言,在经济下行趋势未改、货币政策放松力度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指望市场短期内走出底部,或只是奢望而已。

  探底回升难掩“亏钱效应”

  22日,上证综指低开低走,上午开盘不久即跌破了19日2164.89点的阶段低位,最低探至2149.42点;此后,在中国平安、中国石油等指标股的带动下,大盘方才呈现出探底回升的局面,盘中一度翻红,上证综指最高曾上探至2201.59点。从收盘情况来看,上证综指下跌4.85点或0.22%,几乎重现了12月19日“海底捞月”的情形。不过,与指数的几近平盘报收不同,个股表现仍然惨淡。昨日沪市交易的个股中,有245只上涨,695只下跌;深市交易的个股中,有336只上涨,1132只下跌。显然,指数的微跌不足以表现出个股普跌的现状。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沪深两市的成交量仍然维持在地量水平,沪市480.2亿元的成交金额虽较上个交易日略有放大,但仍未能实现放量。虽然股谚有云“地量见地价”,但在市场持续缩量阴跌的情况下,只有出现底部放量的情况,市场才真正有可能见底。以2008年10月28日为例,当时上证综指盘中最多跌至1664.93点,随后大批买盘涌入,将指数持续推高,当日沪市成交金额为413.3亿元,较前一交易日332.1亿元增幅并非十分显著,但事实上从成交量来看,当日沪市成交了7303.7万手,显著高于近期的平均成交水平。显然,大批资金认可了当时1664点的价值,开始大量吸筹才得以使得大盘见底反弹。这一点并未在22日得以体现,22日沪市成交量为5898.6万手,虽为12月5日以来的成交量阶段高点,但并未较近期量能显著放大。且上证综指在2149点开始反弹之时买入资金并未形成持续的推动力,这表明在近期市场“亏钱效应”明显的情况下,场外资金大多持观望态度,多数资金并不认同当前市场底部的性质。

  “海底捞月”难逆下行趋势

  一般而言,当市场在持续下跌一段时间后,分时图出现V型反转且伴随量能的显著放大,往往意味着市场将出现触底反弹,而在反弹过程中量能得以持续放大,维持在相对高位,且市场投资主线明显,赚钱效应显现,整个市场方有反转的可能。但这种情况出现的前提,至少需要具备经济触底反弹和政策放松力度超出预期的其中一点。

  就当前的情况而言,经济持续下行的趋势已然确定,券商机构普遍认为,经济触底反弹将在2012年二季度。同时,在外汇占款持续负增长的情况下,一次下调0.5%的存款准备金率显然不足以扭转市场对流动性紧缺的担忧,况且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效果从货币宽松传导至信贷宽松尚需一定的时滞,而即使是信贷出现了放松迹象,在“稳中有进”的基调下,信贷放松的力度恐难以超出市场预期。换言之,本轮宏观政策放松的力度将不会对刺激经济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意味着即使是在信贷出现明显放松时,A股或也只是真正意义上地进入了左侧交易区间,而真正的右侧交易区间仍需等待经济的触底反弹,反映在微观上就是上市公司业绩的触底反弹。至少现在来看,这一右侧交易的时间窗口仍然较远。因此,短期来看,可能促使市场止跌企稳的信号只可能是政策因素。而这一信号不但需要存款准备金率的持续下调,更需要诸如社保资金、汇金等国家队实质性的入市动作以及国企大量增持A股等信号的出现,绝非之前的“画饼充饥”或小打小闹。

  在冬至这天,A股再次上演了一出“海底捞月”,虽然巧合,但也反映了投资者对A股见底反弹的美好愿景。但现实或许并非如此美好,如果后续政策面能够出现一定的利好,那么市场确实存在短线反弹的可能,但在积极财政政策配合稳健货币政策的大基调下,不能指望依靠政策的大幅放松来推动市场在2149点实现反转。冬至之后虽然白昼将延长,黑夜将缩短,但不要忘了,从冬至到春分之前,黑夜都仍将比白昼长。因此,当下反弹或许存在,但仍不应寄予过高的期待。 记者 曹阳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安宁】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