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建议两岸建立自由港性质的自由贸易区——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经济学家建议两岸建立自由港性质的自由贸易区
2009年11月16日 20: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龙岩十一月十六日电(詹托荣)十六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著名经济学家高尚全在福建龙岩提出,两岸应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带有“自由港”性质的两岸自由贸易区,不断扩大业务和地域范围,向台湾企业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当天,高尚全出席在“客家祖地”福建龙岩举行的“海峡两岸商会经济论坛”时表示,海峡西岸经济区除了要积极推进厦门象屿、福建马尾“区港联动”外,还应在目前存在的台商投资区、保税区、经济特区、加工出口区的基础上,建立带有“自由港”性质的两岸自由贸易区,与台湾的加工出口区、科学园区等对接,设置转运发货中心、发货仓库、准予区内设立金融、保险业等服务机构,并放宽货物进出口等规定,向台湾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高尚全说,目前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交流与合作的层次不断提高,范围不断扩大,两岸要立足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考新问题,酝酿新思路,寻求新突破,实现合作共赢。对于两岸以后的发展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如何在两岸交流中显现“先行先试”提出三点意见。

  一、两岸应尽快商签合作框架协议。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已得到两岸民众的共识,期待两岸尽快商签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两岸关系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促进两岸经济共同发展。希望即将在台湾举行的“陈江会”有新的进展、新的突破。

  二、两岸应不断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两岸要以经济合作交流为主线,不断拓展文化、旅游乃至政治领域的交流。通过各种方法,使两岸民众增进了解,消除误会,从而建立两岸经济区的主张得到两岸民众的支持。

  三、深化海西二十城市战略合作与联盟,建立多层次、各领域协商机制。海西要打破行政分割和市场封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二十城市之间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发挥各城市的特色优势,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促进两岸共同发展。(完)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