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逝世15周年 于丹凌峰等人台北忆谈(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邓丽君逝世15周年 于丹凌峰等人台北忆谈(图)
2010年05月07日 17: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5月7日,以讲解《论语》闻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应邀在台北出席“邓丽君15周年纪念研讨会”,她形容自己是邓丽君的一个Fans(粉丝),称邓丽君的生命没有缺憾,走的早是一种永恒的美丽,让人们有足够的想象空间永远致敬。 中新社发 董会峰 摄


 

    5月7日,一代巨星邓丽君逝世15周年前夕,于丹(右一)、凌峰(左一)等海峡两岸、香港、日本等知名人士聚首台北,共同缅怀邓丽君其人其歌。台湾知名艺人凌峰表示,“邓家小妹”生前未能赴大陆演唱,是最大的遗憾。 中新社发 董会峰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新社台北5月7日电(记者 董会峰 罗钦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7日在台北说,邓丽君的生命没有缺憾,她走的早是一种永恒的美丽,让人们有足够的想象空间永远向她致敬。

  以讲解《论语》闻名的于丹在出席“邓丽君15周年纪念研讨会”时说,她是邓丽君的一个Fans(粉丝),未有机缘与她谋面,“但她太多太多歌声活在我生命里”。

  于丹说,大陆改革开放初期,听到邓丽君的“靡靡之音”是一种文化启蒙、情感记忆。邓丽君的歌声柔软、充满人性和诚恳,能穿越隔阂、文化、政治、时空。“当一个人离去以后,她的歌声还能够让那么多人怦然心动,找到化解恩怨的理由、相逢一笑。对于中国文化的意蕴来讲,她已经不是一个歌手。”

  于丹说,“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人们现在到云眼看到的是永远美丽的邓丽君。她演绎的不仅仅是李白、王维、张若虚、陶渊明的诗词,她也在演绎徐志摩、戴望舒,演绎我们后来所有生命中遇到的诗歌、爱与哀愁、离别与相逢,还有我们永远不忘的《甜蜜蜜》。她走过的《小城故事》,还在我们的嘴边;她留下的伤怀和遗憾,由我们去补足。

  于丹还说:“邓丽君(在台北县)的墓园是我现在见过的最美丽、最快乐的墓园,24小时都放着她的歌曲,那个巨大的黑白琴键上永远有人在跳舞,只有在云眼前,很多人不是洒泪、而是欢笑。这种美和快乐、爱和希望,是她留给我们的。我们要以这种方式绵延下去。”

  台湾知名艺人凌峰,忆及当年与邓丽君的交往,充满感慨。他说,1995年5月8日,他正在青岛家中写书,屋外春雷响、暴雨疾,门前的五棵樱花树花落缤纷。“邓家妹子走了”的消息传来,他久久不肯相信。“最大的一个遗憾是,当时正与邓家老五‘秘密’规划邓丽君到大陆演唱,可惜未能成行,留下‘十亿个掌声、十亿个憾’以及海峡两岸共同的美好记忆。”

  大陆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表示,结缘邓丽君,是在1978年,之后20年,一直希望有机会合作,希望她能到大陆开演唱会,直到1995年惊悉邓丽君骤逝于清迈。“如果邓丽君小姐在世,我一定让她来演绎我早期写的歌唱宝岛的歌曲《兰花与蝴蝶》。”

  7日在台北君悦饭店进行的“但愿人长久,何日君再来”纪念研讨会分为4场,来自日本、香港、大陆和台湾本地的音乐、艺文界人士,共同缅怀一代巨星邓丽君,探讨华语流行歌曲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当年受邀为邓丽君盖棺的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也拨冗赶来,在开幕式上致辞。

  研讨会主持人之一、台湾资深媒体评论员唐湘龙感性表示,如果两岸领导人有一天能坐下来一起听邓丽君的歌,当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画面,相信这也是邓丽君小姐生前未说出口的心愿。(完)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