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文化交流闪烁新思维 用新思维构建新格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台湾新闻
    两岸文化交流闪烁新思维 用新思维构建新格局
2009年07月13日 09:4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7月12日,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湖南长沙闭幕。此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的论坛,共有530多人参加,创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举办以来的新纪录。其中,大陆代表团共有262人。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所率台湾代表团共有271人,包括国民党、亲民党、新党、无党团结联盟人士以及文化界、文化创意产业界、新闻界、教育界、宗教界、经贸界人士,还有台湾学生、在大陆的台生等。 中新社发 宋吉河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经过两天的大会、分组座谈、参观交流,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的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12日在长沙圆满闭幕。在论坛专题研讨中,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制度化,构建两岸文化交流新格局,成为两岸代表热议的话题。

  中华文化是两岸之根

  中华文化联谊会副秘书长肖夏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两岸文化交流尚存在一些壁垒和障碍需要双方共同克服,例如交流不对等、信息不畅通等情况,“两岸如能积极商讨签署两岸文化交流协议,指明两岸共同努力的方向,集中双方的资源、资金和智慧,必将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

  台湾“文建会”副主委张誉腾认为,在传统中华文化的根基下,几十年来,两岸各自对中华文化融入了不同的文化元素,使其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和特点。

  与之不谋而合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主题演讲中也提到,健康的文化生态,一定是多元的、富于建设性并且是生生不息的。因为各民族的文化基因实际上是积淀在血液中甚至骨髓中,它就是一种生活习惯和伦理判断。中华文化则表现出一种“和而不同”的形式。大陆学者余秋雨认为,中华文化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被湮灭的古文明,关键在于它的精神传承。

  台湾文化总会秘书长杨渡在座谈会上表示,随着大陆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今天大家坐下来讨论文化传承与创新,对于两岸中国人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不久前马英九提出了两岸应“识正书简”、合编中华大辞典的建议,这对于快速发展的两岸关系现实意义明显。他说,两岸开放交流虽然已经20多年,但是在一些用词用语上仍有较大的差异,许多词汇和表达方式不同而导致双方沟通不畅,有时甚至造成两岸的误解。如果有一本合编的词典来对照,就不会出现大陆有人将台湾的卡拉OK歌厅“钱柜”误认为银行的事情发生,“识正书简”,也会避免许多台湾学生考试时,因为卷面简体字太多而被考官扣分的现象发生。杨渡还希望今后两岸能够在影视合作方面更加开放,联手赚世界的钱。

  用新思维构建新格局

  长期从事两岸文化交流的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秘书长陈春霖对记者表示,在当前形势下,应以新思维构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新格局。他认为,两岸发展历程不同,文化环境、资源各具特色,双方应尊重及活用两岸文化的差异性价值,在两岸文化互动发展上带来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良好局面。面对两岸互动的崭新时期,两岸文化人有责任把握机遇、搭建更顺畅的交流平台、推动更有价值的交流工作。

  他呼吁面对当前崭新情势,除继续善用既有的民间经验与资源外,两岸文化执事部门应建立直接的对话平台,以较高的视野,塑造更完善的交流环境、掌握更精准的交流议题。

  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谈到两岸影视界的交流合作时表示,20多年来,两岸共合作拍摄影视剧、专题类节目500多部,合办研讨会、广播影视节展等活动200场次,台湾同行上万人次前来大陆从事业务活动,而大陆同业人员赴台交流人数还不到3000人次。可以说,两岸相关人员的交流合作仍有很大的改善和拓展空间。

  他希望两岸影视界在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等方面加大创新创意,既保持民族特色和历史厚重,又紧随时代步伐,共同推动中华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不断发展繁荣。

  台湾“新闻局”副局长许秋煌在分组讨论时呼吁岛内相关单位,期望今后能透过政策适度松绑,建立两岸影视合作机制和交流平台,制作出具有竞争力的电影、戏剧及流行音乐产品,共同开拓海外华语市场。

  期盼新闻交流有所突破

  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本届论坛开幕式上指出,两岸新闻交流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但相较于其他方面,两岸新闻交流合作仍显步伐滞后,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新华通讯社副社长周锡生11日代表大陆新闻界在论坛分组会上呼吁,两岸新闻界应以更加开放的态度,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深化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尽快实现双向直接的“信息通”。

  周锡生列举了当前两岸新闻交流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大陆媒体赴台驻点人数受限、时间受限、采访地域受限;两岸新闻媒体尚未开放常驻,无法展开较为全面的作业等。

  为此,周锡生提出进一步推动两岸新闻交流与合作的建议:尽快实现两岸媒体常驻;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创新合作形式,拓宽合作范围,提升合作层次;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合作设立“两岸新闻报道奖”。

  周锡生说,现在的两岸记者驻点采访,不过是一个过渡性的安排,由驻点转向常驻,是当前两岸新闻交流中的当务之急,希望两岸能尽快就此进行沟通协商,争取优先解决,尽快宣布开放。

  台湾《联合晚报》社社长项国宁的观点与周锡生不谋而合。他提出的建议,包括双方开放媒体常驻、互设办事处;对驻点媒体和人数放开限制;开放刊登广告;健全网络交流机制与环境;可思考特殊性质媒体合作经营的可能性。

  论坛期间,来宾还就两岸出版合作、互认学历以及经贸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王连伟)

【编辑:吉翔
    ----- 台湾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