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汇丰全国青少年高尔夫冠军赛第三站开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2010汇丰全国青少年高尔夫冠军赛第三站开杆
2010年05月21日 19: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北京5月21日电 2010汇丰全国青少年高尔夫冠军赛第三站的比赛于5月21日在京南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开杆,来自全国的百余名优秀青少年高尔夫选手齐聚京南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并将在此后的两天里分成男、女各五个年龄组别进行比赛。

  本站的比赛依然采用A、B、C组36洞和D、E组27洞的比杆赛方式,根据选手的总杆成绩排定名次,优胜者将获得“汇丰全国青少年高尔夫冠军赛总决赛”的参赛资格。同时,本站比赛仍会选拔出道德风尚奖和“最有价值小球手(MVP)”。从本站起,MVP 将采用新的评选方法,新方法将从球员成绩与礼仪两方面进行考量。

  从报名情况来看,参加第三站比赛的选手中,既有大家熟悉的老面孔,又有不少新选手。从本项赛事中脱颖而出的青少年新秀张进,参加了最近举行的代表中国最高水平赛事之一的中国公开赛,最后虽因一杆之差错失晋级资格,但却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报名参加本站比赛的他表示,要珍惜每一次锻炼机会,为未来打好基础。此外,同样是汇丰青少年明星的女选手刘钰,在不久前的中国高尔夫业余巡回赛福州站的比赛中获得冠军,此次重回汇丰比赛,已经做好再夺佳绩的充分准备。

  “汇丰全国青少年高尔夫冠军赛”是“中高协-汇丰中国青少年高尔夫发展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已进入全面实施的第四年。这项计划在2007年正式启动,是国内唯一经官方认可的青少年高尔夫发展计划;包括青少年高尔夫球比赛、高尔夫训练营(夏令营及冬令营)、校园高尔夫培训以及青少年高尔夫排名系统等内容。这项计划创办以来得到各地高协、球场和各机构积极的响应和支持,为国内众多青少年高尔夫爱好者搭建了一个良好的竞技平台。

  京南高尔夫乡村俱乐部位于北京琉璃河南侧的河北涿州境内,球场占地面积2200余亩,原为18洞的球场经过近年全面改造,已组成了具有国际标准的27洞高尔夫球场。分别为A场、B场和C场的球场总长度为10688码,任何18洞组合均为标准杆72杆,长度超过7000码。其中“A”场以其茂盛的树木著称;“B”场则以水障碍和沙坑构成的挑战布局,大大提高了球场的难度性及趣味性;而新建成的“C”场,在球道设计上起伏更大、水域面积更加宽阔。小选手们在此鏖战的同时,也会充分享受到无尽乐趣。

  “中高协-汇丰中国青少年高尔夫发展计划”得到了汇丰的全力支持,由来自中国高尔夫球协会、汇丰、R&A以及IMG等机构的专业人士组成委员会监督实施。作为合作伙伴,泰勒梅阿迪达斯高尔夫、R&A为该计划提供了赞助。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继续作为该计划的饮用水供应商。同时,河北省高尔夫球协会和京南高尔夫乡村俱乐部也为此次比赛提供了大力支持。

  作为“中高协-汇丰中国青少年高尔夫发展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汇丰全国青少年高尔夫冠军赛从2007年开始,每年在全国各地不同的球场进行分站赛、总决赛和公开赛等多场赛事。而这项赛事的发端,就是2007年6月在京南高尔夫乡村俱乐部举行的。

  球场依然如故。但与此形成巨大反差的是,与当年赛事初创时期的第一场比赛时,即使组织者费了很大力气,也只能汇集到70人参赛的情形相比,现在组织者担忧的已经不是人少,而是人多。虽然采取了诸如每个选手全年只能参加部分赛事等一些限制性措施,本站的报名和参赛者者还是达到了赛事场地所能承受的极限水平。这种意味着中国青少年高尔夫运动蓬勃发展的变化,令组织者们感到非常欣慰。

  事隔三年,当年只有A、B、C三个年龄组的赛事逐渐变成了增加了D、E组的五个年龄组,包括了上至17岁青年,下至5岁多儿童的范围。当年的懵懂少年们,今天已经开始走进了中国各级高尔夫国家队、中国最高水平的成年人赛事、美国的职业高尔夫学院等等更加专业的领域。

  “这体现了一种成长。”中国高尔夫协会中专门负责这一项目的“中高协-汇丰中国青少年高尔夫发展计划”秘书长宋迎春说。

  “在积极推广‘中高协-汇丰中国青少年高尔夫发展计划’的这几年中,这项赛事的规模从小到大,参赛人数迅速增加,水平不断提高,人才不断涌现,充分说明了在中高协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青少年高尔夫运动发展的现状。而在高尔夫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大背景下,更加丰富了我们这项计划的意义和内涵。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实现普及和提高的双重目标。同时也希望在未来奥运会的赛场上,看到这项计划培养出来的中国选手。”宋迎春说。

参与互动(0)
【编辑:宋方灿】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