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劳琛:中国球员眼里只有钱 周海滨被人给毁了——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克劳琛:中国球员眼里只有钱 周海滨被人给毁了
2009年08月18日 12:58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与2005年荷兰世青赛时相比,克劳琛看上去老了许多,毕竟他已经68岁高龄了。就在两年前,中国足协曾打算让他出任中国女足的技术顾问,但他以身体原因推辞了。去年年底,克劳琛曾自荐出任中国男足主帅,但中国足协没有接纳。此番来穗开班授课,克劳琛针对中国足球存在的问题与本报记者侃侃而谈。

  中国男足成绩不好祸在青训

  虽然离开中国国青队主帅的位置已经3年了,但克劳琛对近几年的中国足球现状仍十分了解。“中国男足这几年各级国家队的成绩都不理想,足球的未来在于青少年,我想这和中国足球的青训工作有直接关系。”克劳琛说,“中国是个经济大国,也是奥运金牌大户,中国有13亿人口,但为什么足球水平却一直上不去?这不是一个合理的逻辑。”

  最近一年来,德国各级青少年国字号球队囊括了欧洲所有青年比赛的冠军。在克劳琛看来,德国在这方面的成功,其实正是揭示了全世界足球青训工作的共同规律,那就是必须要有长期的计划、大批高水平的青训教练员、充足的资金、足够的耐心。“中国足球应从最基础的建设做起,在学校中更多去普及足球运动,只有全民开展,中国的足球发展才能有雄厚的基础。”克劳琛说。

  克劳琛对此次来广州举办培训班表示了极大兴趣。“带国青队的时候,我记得大部分球员来自山东、大连、上海、沈阳等队,来自广州的只有一个卢琳,这与我所知道的广州足球对中国足球的贡献是不相符的。”克劳琛表示,“广州将举办2010年亚运会,我希望这对广州足球青训的开展是一个助推。我希望帮助广州培训出更多高水平的教练员,帮助广州输送几名球员到欧洲,我未来也希望能在这里开办足球学校。”

  “周海滨式失败”值得借鉴

  时至今日,克劳琛率国青队在2005年荷兰世青赛上的表现仍让人津津乐道。今年5月底,新国足的首战在上海以1比1战平德国队,克劳琛当时也在场观看了比赛。“那场比赛中国队中先后有9人是我在国青队时指导过的,这证明了我们当初选拔球员的质量。”克劳琛表示,“但看得出来,这些球员在这几年的进步并不大,国奥队去年表现不好并不是偶然的。”

  在克劳琛看来,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因为中超联赛的整体水平不高,导致青年球员的发展得不到保证;二是很多球员错过了更早去欧洲锻炼的机会。“中国实际上有很多充满天赋的球员,他们完全可以在欧洲联赛中站稳脚跟,他们能适应高速率、强对抗的现代足球。”克劳琛说,“但很可惜,他们大部分留在了中超。他们哪怕是去五大联赛以外的欧洲二、三级联赛,也一定会比在中超更有锻炼价值。”

  事实上,中国目前也有部分年轻球员在欧洲俱乐部受训,但真正能打上一线队比赛的人极少。克劳琛认为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在于球员本身态度有偏差,“中国比较突出的青少年球员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能打上中超,这会导致他们自视过高,不认真训练。而一旦到了欧洲发现自己能力不足,意志力就容易丧失。中国队的世界排名如此靠后,欧洲球队肯定不会开出高薪水给你,而他们在国内过早拿惯了高薪,出国的动力更加不足。”克劳琛说。

  对于如今在埃因霍温连预备队比赛都难打上的周海滨,克劳琛表示了极大的惋惜:“周海滨是个好球员,他的缺点在于动作的速率太慢。作为一名中国球员,本身就需要比旁人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征服队友和教练,周还做不到这点。”克劳琛又说:“另外不能忽视的是,现在很多经纪人眼里只有钱,他们把球员盲目地带到欧洲去,对某些球员反而是一种伤害。”

  国足国奥应该坚持自己特点

  克劳琛知道,最近中国足协要求各级国字号球队坚持“技术足球的风格”,对此他深表赞同。“与大多数西方球员相比,中国球员的身体素质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但我通过训练也了解到,中国球员的特点就是动作快和灵活,因此中国足球必须走崇尚意识和技术的足球之路。”克劳琛说。国足主帅高洪波曾在上海期间向克劳琛进行过虚心的请教,克劳琛认为高洪波有自己的带队思路和想法,“他是一位有雄心的年轻教练”。

  最近国奥队刚刚在秦皇岛树旗,克劳琛对这支球队提出了3个建议。“首先要有好的球员。我当初带了4个助手来中国,进行国奥队的组建工作,我们分成5个小组去不同的地方考察球员。我希望新一届国奥队也能尽量把最好的球员都搜集到。”克劳琛说,“其次教练班子必须明确组队的思路,要坚持固定的战术风格。第三,要尽量多安排高水平的国际比赛,让队伍得到锻炼。”

【编辑:卢岩
 
请您登录/注册后发表观点!  进入社区  查看评论>>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