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十条"引体制追问:行政意志与职业体育的角力——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韦十条"引体制追问:行政意志与职业体育的角力
2010年03月23日 11:13 来源:新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3月18日,中国足协副主席韦迪在中超中甲联赛工作会议上讲话,他以自己深思熟虑的十点方案,最终勾勒出了有中国特色,走举国体制道路的“国字号”发展道路。

  自从提出“国奥打中甲”的方案后,新任足管中心主任韦迪立即被推到球迷和媒体的风口浪尖。伴随足坛反赌扫黑进程入主中国足协的韦迪,两个月前还被各方寄以厚望,转眼间被媒体和球迷群起而攻之,并被戴上急功近利、政绩工程、开历史倒车等帽子……

  “蜜月期”为何这么短

  中国足协掌门一直是个极其敏感的位置,从王俊生到南勇,韦迪的前任们很少能够全身而退,但和球迷以及媒体之间大致会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蜜月期”,更何况韦迪上任伊始国家队就打破“恐韩症”。因此,韦迪这么快遭到球迷和媒体一致非议,足见“国奥打中甲”的提议多有“杀伤力”。

  “国奥打中甲”方案刚一亮相,就已遇到各方强烈反弹。但就在反对声此起彼伏时,韦迪又“变本加厉”地提出一个令人瞠目的“升级版”:让国奥、国青、国少队分别征战中超、中甲和乙级联赛,强硬的做法毫无悬念地招致更强烈的反对。

  国字号球队征战联赛不是没有先例,20年前徐根宝率领国家二队也曾征战过联赛。但毕竟时过境迁,特别是中国足球已经走上职业化道路,国字号球队打联赛的诸多技术性问题近乎无解:球员的薪水、奖金谁来支付?与母队遭遇,球员会不会放水?……由此而引发的连锁反应对中国足球的伤害更加致命。

  放眼世界足球强国,没有一支国家队成绩是靠长时间的集训来提高的。即使是20年前的那支国家二队,最终还是无缘奥运会。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现实是,职业化之下的球员归属于俱乐部,他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俱乐部的资产,国字号球队打联赛而长期征用球员,已经违背了职业化的理念。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战略层面来看,“韦计划”都是明目张胆的“开倒车”,招致各方反对可谓咎由自取。

  “拍脑袋”决策到几时

  反对声不仅来自球迷和媒体,韦迪“获得俱乐部同意”的话音刚落,立即就有俱乐部表示并不知情,更有一些俱乐部明确反对。

  大家都知道,中国足球的管理体制一直都是“三位一体”:足协、足管中心和中超公司实际上是几块牌子、一套班子。南勇最终身陷囹圄,除了个人道德素养的问题外,很大程度上就是拜这种全无外界监督的体制所赐。如今,“韦计划”视球迷、媒体的意见以及俱乐部的利益如无物,铁腕更甚于昔日的南勇。就算有100个理由相信韦迪的个人品质会强于南勇,但是体制一日不变,韦迪决策“出昏招”的概率就不会亚于南勇。

  “韦计划”的前景大抵这样几种:一、由于“韦计划”遭受普遍质疑和反对,韦迪能够听取球迷、媒体和俱乐部的意见和建议,彻底抛弃“韦计划”;二是中国足球管理者不顾各方反对,强行推行;三是中国足协与俱乐部通过角力,形成某种平衡,既不过分伤害俱乐部的利益,又能在某种程度上推行“韦计划”。

  第一种情况应该是最佳结果,决策者判断失误并不可怕,如果决策者和各方能够通过良性的互动达成纠偏,最终不造成任何损失,反倒是坏事变好事,说明决策程序正在走向科学。第二种情况可能性看似不大,但也不能小觑韦迪和其支持者们的决心,果真如此,那将是对科学决策理念以及市场秩序的蔑视;当然,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中国足协与俱乐部达成某种妥协。

  “风向标”将指向何方

  “韦计划”的实施和各方的强烈反对,本质上是行政意志和职业体育市场主体间的一次角力。

  足球职业化问题虽然多多,但无可否认的是,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足球已经成为中国职业化程度最高的体育领域。“职业联赛是市场行为,由各级各类企业投资的俱乐部才是市场主体”、“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是提供法规、政策等公共服务项目的秩序维持者,而不应该动辄介入”,这样的理念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但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多年来足球主管部门还习惯用行政手段去干预职业化联赛,这正是一系列决策引发冲突的根源。

  虽然北京奥运会之后,要求对“举国体制”进行改革的呼声日甚一日,但同样有不少拥戴者希望进一步强化“举国体制”。可以想见,围绕竞技体育走向的决策权,行政意志和职业体育的市场主体仍将进行长时间的角力,职业化程度最高的足球无疑是这番角力的主战场,而此次“韦计划”的出台、争议、结局,可能就是昭示着这一角力结果的“风向标”。

  事实上,行政意志与职业体育的角力,早已不限于足球领域。CBA篮球联赛推出的十几年里,政策年年在变:赛制今年南北分区,明年取消南北分区;前年双外援不受时间限制,去年只能四节五人次,或者四节六人次;今年为了某个比赛而缩短赛程,明年又为了某个比赛而中断联赛……行政主管部门朝令夕改,各方都无所适从,直接受伤的无疑是投入巨资的俱乐部,而最终伤害的还是中国篮球运动和亿万球迷。

  行政力量和竞技体育的关系究竟往何方去,其实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毋庸讳言,“举国体制”对于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留下了诸多后遗症。如果围绕“韦计划”的博弈能够为中国体育的发展摸索出一条道路,那将是中国体育之福。(林华维 孙庆)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