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乒坛女皇到团市委副书记 邓亚萍心路历程(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体育新闻
    从乒坛女皇到团市委副书记 邓亚萍心路历程(图)
2009年09月22日 12:10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如今邓亚萍已告别赛场踏上新的旅程。 本报记者 许蓓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北京奥运大厦,去年奥运会期间北京奥组委的总部,部分楼层现在被用作共青团北京市委的办公场所。14楼的1410房,正是邓亚萍的办公室,她现在的头衔是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邓亚萍对现在的办公场地相当熟悉,奥运会时,她是奥运村部副部长,曾在奥运大厦办公。北京奥组委解散后,她先是到体育总局器材中心担任副主任,一个来月后调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

  邓亚萍如今正忙碌着筹备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约访她可谓难事。但邓亚萍得知我们是专程从广州赶到北京后,她特意接受了本报专访。邓亚萍还留着与北京奥运会时一样的短发,穿了一条彩色几何图案的连衣裙,形象一如以往地“精神”。原本只预约了20分钟的采访时间,被延长到一个多小时,这位“广东媳妇”谈到广州亚运会,意兴盎然。

  亚运感悟

  “北京亚运是我的起点”

  “北京亚运会是我个人的一个‘起点’,从那时起我才让全国的球迷们记得我的。”在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上,邓亚萍代表中国队获得了乒乓球女团冠军。此外,当时年仅17岁的邓亚萍还摘得女单和混双金牌以及女双银牌。

  2004年,邓亚萍与原广东乒乓球队球员、世界杯男团冠军队成员林志刚成婚,并在2006年诞下儿子林翰铭,“现在儿子都是奶奶在带,奶奶是广东人,所以我们整个家都很有广东氛围。”邓亚萍说,“今年5月我去了一趟广州,感觉变化很大。以前我去过很多次广州,在那边吃得很好,最重要的是乒乓球在广东很受欢迎,广东的球迷也很热情,每次去广东,我都觉得很温暖。”

  邓亚萍第一次参加全运会,就是1987年在广州举办的六运会,那时她才14岁。“国际综合体育赛会更多的是要考虑到国际性、国际惯例和国际规则。”邓亚萍说,经历过北京奥运会以后,她对此类国际大型综合赛事有更深刻的体会,“广州可以吸取北京奥运会的经验,关键是怎么利用亚运会这个机会,提高市民的素质以及城市的‘软实力’。”

  “办亚运会不只是亚组委的工作,也是整个社会的工作。”邓亚萍说,“对于广州来说,亚运会也是几十年一遇的盛事,我觉得每个广州市民都应该珍惜这个机会,利用亚运会来提高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今年5月15日,邓亚萍专程来广州参加亚运论坛活动,当日她还获颁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注册证书,“作为志愿者,我想我的作用可能更多的是在于发挥号召力和影响力吧。”邓亚萍说。

  职业生涯

  退役就像大学毕业

  1997年,邓亚萍正式宣布退役,时年24岁的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和诺丁汉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硕士学位。去年年底,邓亚萍还获得了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

  “当时是因为伤病太严重被迫退役的,之后第一个感觉就是要在知识上完善自己。”邓亚萍说,“刚开始在国际奥委会工作的那段时间其实相当难受,因为我语言上不懂,对他们的规则也不是很懂,有一段时间很怕去开会,因为完全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不过当时我是作为中国运动员的代表在国际奥委会工作,这样的一个‘代表’角色是需要承担很多责任的,我也是把压力转换成动力吧,必须花很多力气去学习。”

  不同的角色对邓亚萍的个性有不少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往的“运动员邓亚萍”,看上去常会有种盛气凌人的威风,如今的“团委书记邓亚萍”,却显得谦虚平和。在记者询问她未来一段时间的规划时,邓亚萍答道:“这要看组织的安排,我现在考虑的是怎么做好自己手头上的工作。我有今天的成绩都是国家和组织培养的,现在是我回报的时候了。”

  从这个话题谈起,邓亚萍对“退役运动员”的身份有自己的理解。“我们国家对运动员其实相当善待了,我觉得运动员应该知道,你退役,跟大学生毕业也是一个道理,运动员的职业生涯是短暂的,那么你从开始这个职业生涯以前,就要为你退役以后怎么继续你的人生去做打算。我觉得平常哪怕再紧张,你每天都应该能挤出点时间去学习,为自己增值。”

  角色转换

  会把生活态度灌输给儿子

  邓亚萍曾因为身高问题三度被国家队拒之门外。“我原来在做运动员的时候遇到过很多困难,所以我一直不希望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就像能进国家队,我觉得是自己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就会特别珍惜。”邓亚萍说,“我想竞技体育对我成长的最大帮助就是意志上的磨炼,另外还有很强的抗压能力。”

  “不过现在回过头去看,还是很羡慕做运动员时的那种状态,而且那时候更多的是一个胜利者。现在做任何事情都好像没有以前那么纯粹,不像以前那样没有杂念,以前是只想着比赛的胜负,现在更多的是去考虑团队协调,怎么去跟别人合作了。”邓亚萍说,“原来我们比赛训练最讲究的就是团队协作,现在的工作大多也是集体性的,我会借鉴原来那种队友之间相互鼓励的办法,去跟同事们一道完成任务。”她说。

  “角色转变的过程给了我很多非常深刻的体会。”邓亚萍说,“体育人”的出身让她对体育仍相当眷恋,“我还是希望以后有机会能继续为大型综合体育赛事出谋划策,”她说,“这么多经历让我真正知道了奥林匹克精神有什么样的内涵,其实它不光是让人看到运动员如何挑战极限,还要看到整个社会的奉献,看到人性最光辉的一面,最积极和互助的一面。”

  邓亚萍的儿子林翰铭今年已经满三岁了,尽管平时工作忙碌,但邓亚萍每天都会抽空陪陪家人和儿子,谈到儿子时,她的神情不像一般母亲那么温柔,而是显得很坚定。

  “我想让他多吃一些苦头,受一些罪,给他必要的训练,让他自己去尝试。我的经验是父母只能给你创造一些机会,事情还是要你自己去做、自己去拼的。”她说,“我从打球到现在,一直坚持的原则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该做的事情。结果如何我们不会提早知道,也不需要去知道,我想只要去努力做了,结果就一定是好的。你要去享受一切好或是不好的过程。”

  在被问到是否会把自己的人生态度“灌输”给儿子时,邓亚萍严肃地点了点头。

    ----- 体育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