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晚报:“全国假唱第一案”标本意义不大——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大连晚报:“全国假唱第一案”标本意义不大
2010年04月11日 11:03 来源:大连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9月19日晚,四川永艺演出有限公司在成都双流国际网球中心举办“黄圣依个人演唱会”,四川省文化厅和双流县文体局执法人员在对该场演唱会监管中发现,演员方梓媛、殷有璨涉嫌假唱。后经相关部门调查,认定上述两名演员以假唱欺骗观众的违规事实,执法部门对方梓媛、殷有璨分别给予5万元行政处罚。

  “假唱”是老百姓的叫法,听上去不太舒服。人家搞演出的人叫“贴声”——因为是事先录好的,等到演出时你只需把嘴张开呼扇几下即可。不过,这是个技术含量极高的活儿,比如,有歌曲内容是要表现爱的死去活来时,随着疯狂的音乐,你要做出全身扭曲痛苦不堪生不如死的动作,上边那张嘴还要同时做出种种夸张造型。就是说,在这一刻,唱歌的人其实就是个演员,因为那张大嘴要张得恰到好处才能不至于露馅。有个说法是,想步入歌坛的孩子首先要上好表演课,这个表演就是如何光张嘴不出声而观众听到的却是纯美的嗓音。这一点,不仅在业内是公开的秘密,即使是一般的老百姓,也被这么多年的春晚熏陶成专业人士了,比如,那个美女歌手上场时一不留神让话筒离自己的嘴有十万八千里,但却丝毫不会影响她的甜美声音传达到每个角落,这时观众的第一反应就是,又假唱了,不过,观众早已习惯了,因为那是央视为了“保证播出质量”。反倒是这几年央视强调了真唱,现场传出的声音极其不好听,观众反倒是不习惯了。

  我要说的是,假唱早已是普遍存在且观众早已适应的现象,大牌歌星贴声、无名歌手假唱,观众只管享受,没有多少人在乎了。不过,突然有人拿假唱者大开杀戒着实让人大吃一惊,可当了解了“全国假唱第一案”真实情景后才醒悟,原来这是一个笑话呀。哈哈,那么多玩假唱的大牌歌星不去动,却让两个名不见经传的类似于小龙套的小角色背负起了假唱的首起罪恶,这不但是个笑话,而且还是个让人恶心的笑话。更确切一点说,一面是在大牌歌星面前笑嘻嘻地献媚,一面又对那些小人物板起面孔大开罚单,而且,那些文化执法人员竟然为两个不知名演员“兵分三路”去取假唱罪证,如此兴师动众真不知那些文化执法人员的动机是否很纯。据说,那两个演员原来只是伴舞的,是临时凑数上台假唱的,没想到一不留神成了打杀中国假唱的标本性人物。只是,这个标本不具实际意义,因为严格说来她们并不是歌唱演员,如果说,这件事是杀鸡儆猴给其他大牌歌星提供一种警示,但这样的警示和标本力量就大打折扣,甚至会让人对这两个还没什么收入的小女孩产生同情。

  在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4月4日详细披露该案的查处过程中,节目嘉宾、歌唱演员李丹阳透露:一些大型晚会为了保证播出质量,导演组允许演员还音,或者出现演员生病等不可抗拒的情况,更有个别演员由于唱功不够只能假唱。她的话实际上是说假唱的土壤实在太复杂了。谁都明白假唱会造成演艺市场不公平竞争,但对于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物,人们对于假唱的宽容度也是不同的,就是说,在某些特例中,假唱并非会给听歌的人直接造成伤害,比如,春晚一直都在假唱,没听说有人兵分三路去执法找假唱证据,这几年虽然强调了真唱,但春晚当天是要准备备播带的,一旦发生事故,播的就不是现场的声音和画面了,你说这是不是假唱呀。当然,在听了真唱的春晚之后,观众有些不舒服,为何?真唱还不如假唱好听呢。还有,一些观众真正喜欢的歌手,碰巧那天晚上拉肚子不敢使劲,上场演出时贴一回声并且还要做出喜庆的表情,观众还照样听到了那美妙的歌声,如果这种情况存在,是谴责他还是表扬他呢,如果这时候执法人员拿到了假唱的证据如何处理呢?

  “全国假唱第一案”如果罚的是大腕级歌星,那肯定会造成极大的威慑力量,也会产生极强的法律效应,但遗憾的是,只是两个跑龙套的女孩被杀,连这场演唱会的主办者都一点儿没有受伤,这个标本意义真是太不值钱了。

    ----- 文娱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