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80后”中国电影人的心声——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娱乐新闻
    一个“80后”中国电影人的心声
2010年04月17日 01: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网昆明4月16日电(方孔 赵书勇)“80后电影人是叛逆的、革新的、有精神追求的。”中国新锐导演徐超今日在“中国首部心灵环保题材电影”《芳香之城》的关机仪式上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徐超这个只有25岁的新锐导演除了在发型上显得特立独行之外,并没有其他新锐的表现,戴着一副不是很标新立异的眼镜,说话不温不火,做事紧紧有条,当记者与他谈到电影的时候,他打断了记者对电影《芳香之城》在心灵环保方面的追问,提出了一个新的交流概念:80后电影人。

  “80后,是一个与《有多少青春可以重来》这本书有着密切关系的群体,80后是在这一本书中被界定的。80后电影人就是80后中的一员。”徐超认为,“中国电影市场现在基本被第五六代电影人所占据,但是这一代导演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应有的那种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走向了固步自封的停滞阶段。而80后电影人恰好是对此进行改革的一个生力军群体,80后电影人无论在信息交流的交互性、精神追求、眼界、灵活性、艺术文化追求等方面都具有其他时代电影人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他表示,中国电影市场现在的繁荣是短暂的虚假繁荣,是建立在金钱利益上的短暂繁荣,是不健康的、不稳定的,没有持续性的。“第五六代电影人占据了中国电影市场绝大部分的投资,却不能满足生长在信息爆炸时代的观众的审美需求,在艺术追求方面滞后于当代人的欣赏水平。”徐超对当今众多电影人的投资表示怀疑他们已经集体堕落了,“许多电影人在电影制作方面太过于功利化,有的甚至庸俗化:有的人投资电影就是为了让自己的人出名、获利,根本没有考虑电影艺术本身的发展需求。”

  徐超认为,现在中国电影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危机,随着现在对票房的盲目追求,很多电影已经丧失了艺术欣赏价值。“当《疯狂的石头》成功后,众多粗制滥造的跟风电影就出现了。这些电影人没有考虑到观众的需求、也没有考虑电影艺术本身的发展需求,只是盲目地投资电影。如果现在电影市场还不进行反思、还得不到新鲜的力量来支持,中国电影市场将走向衰败。”

  “中国缺少的是理想的力量,80后却从来不缺理想。”徐超对80后电影人这个群体充满热情,在他的思想中,80后电影人因为具有独特的辩证反思精神,他们是扭转中国电影市场走向功利化、庸俗化的主力部队。“50后是纸张的一代,60后是广播的一代,70后是电视的一代,而80后是网络的一代。他们看着美国、日本、香港的电影长大,在信息爆炸的网络中获得更多的交互式信息,他们对电影的理想更多、理想的力量也更大,在中国这样一个对电影不存在尊重的市场中,他们不满于当今电影的呆滞模式,他们的叛逆性、革命性会更强,对繁荣当代电影市场具有决定性作用。”

  “60后是被禁锢的一代,70后是被撕裂的一代,而80后是叛逆的一代。”徐超表示,以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电影人给了中国电影市场以信心,但是也为中国电影造成了“叫座不叫好”的虚假繁荣景象。“由于的特定的成长环境,80后的中国电影人已经随着自身的思想追求、文化理想、艺术理想的不断深化逐渐成长起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电影市场将被80后这一代人拓展壮大。”(完)

    ----- 文娱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