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华侨精神寄托所在

2011年09月25日 12: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华侨精神寄托所在
广东第一家综合性的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
“有国才有家”,一个令人心灵震撼的史实——华侨“卖子救国”故事。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江门9月25日电 题: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华侨的精神寄托所在

  作者:陈浩光 李健群

  24日是周末,记者在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看到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回乡多会到这博物馆走走,看看先辈们的经历。同时,感受五邑华侨华人的峥嵘岁月和爱国情怀。”来自加拿大的江门籍华侨杨先生动情地说。

  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筹建于2002年,2005年举办了馆藏文物汇报展,2010年全面落成开放。该馆建筑面积约9000平方米,由三个馆舍(台山会馆、恩平会馆、鹤山会馆)组成,整个展览分为金山寻梦、海外创业、碧血丹心、侨乡崛起、侨乡新篇、华人之光六个部分,全面展现五邑籍华侨华人在海外的艰辛创业以及回报家乡的感人故事。

  在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记者看到了那件叫“卖子救国”的文物——一张主人公的照片,一个棕色的旧布袋和一件中山装。

  据馆展示的资料记载,1937年爆发的全面抗日战争牵动了全世界华侨华人的心,江门华侨为了支援国内抗战,纷纷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抗日救亡运动。

  南洋地区有一个穷小贩叫郑潮炯,背着儿子郑社心,穿着如今捐给华博馆的那件衣服和肩搭布袋,从1937年起,在北婆罗洲及砂劳越各埠义卖瓜子筹款。

  1939年,郑潮炯把自己的孩子卖掉了,得款80元,并全数捐给了筹赈会,这一义举震动了南洋,各地华侨纷纷投身祖国抗日救亡运动,掀起一股新的抗日救国热潮。

  对“卖子救国”此举,江门市五邑华侨史专家张国雄认为,它的宝贵之处正在于它背后隐藏着爱国救国的旷世义举。江门五邑籍的华侨华人为祖国的复兴、繁荣不惜牺牲一切,希望年青一代能够从中学到“有国才有家”的含义。

  张国雄称,江门五邑华人华侨博物馆已成为江门籍华侨向往的“根”,这个根不仅仅是华人的精神寄托所在,更为重要的是华侨文化的根。

  目前,江门华博馆已向海内外华侨广泛征集到了3万多件华侨实物和史料,馆藏文物之多、内容之丰富、价值之高位列全国同类博物馆前列。

  据介绍,江门华博馆二期工程自2010年11月开馆以来,截至今年6月止,接待客流量约146660人(次),其中外宾182人(次),接待学生9155人(次),国内外嘉宾4398人(次),旅游团(含散客)132925人(次),接待过的国内、港澳旅行社达110多家。

  对于江门华博馆的发展,张国雄表示,该馆目前出展的展品只有几千件,今后要采取文物轮换展出的措施,增加收藏文物与观众见面的机会,将珍贵的文物资料做成书籍保存、流传。此外,还要设立电子博物馆,网友可以在网上浏览藏品。

  江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全市人口420万人,祖籍江门五邑的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将近400万,分布在世界五大洲107个国家和地区,有海内海外两个江门之称。(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谢萍】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